第一塊平臺地,離第二塊平臺地相差二十幾米,而第二塊的平臺地的后背,靠著一座光禿禿的石山,石山有五十多米高,一直延伸到青龍山山脈。
他們在第一塊平臺地下了車子,將自行車靠在了一棵大樹上,為了抓緊時間,李永祥和田俊分開查看。“你在這里檢查,我到上邊那塊平臺地上檢查。關鍵看一看有沒有人為的挖洞痕跡。”
“好的!”田俊應著就和李永祥分了手。
李永祥叮囑道:“注意安全!”他自己邁開大步,從東邊的雜草灌木叢中,找到了一條通向二平臺地的小道,急急地向上攀去。
李永祥剛上了二平臺地,就聽到腳下的田俊在喊:
“李老師,這里有情況!”
“你快下來!”
李永祥只好返身原路跑了下來,看到田俊站在離他六百多米遠的西面,一平臺的盡頭,二平臺地的腳下。
田俊的手指正著前面的一片灌木。
李永祥的眼睛什么也沒有看到,被那片灌木遮掩著,不知道那里發生了什么情況?只好加快了腳步,跑了過去。
當李永祥止住處腳步時,出現在李永祥面前的是:一個被灌木所遮掩的石洞。
如果不注意,是發現不了的。
李永祥內心里說:“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一個石洞嗎?!大驚小怪的!”
田俊還是指著石洞:“你看!”
“看什么?”李永祥有些不高興。
“洞里面的尸體和黃沙。”田俊又指了指洞里,才放下了手指。
李永祥這才看清了洞里面確實是有一具尸體和一些成堆的黃沙。剛才是眼睛不適應洞內的光線,沒有看清楚。
田俊說:“這具尸體是現代人,說明這是個盜墓賊!”
“你怎么知道這是墓子?”李永祥邊問邊掏出了手電。
“這里不僅是一個墓子,而且是一座古墓!”田俊十分肯定地說。
“有什么依據?”李永祥用手電照了照,這里是一個石洞,他便一步一步的走進了洞里。
“面前的黃沙和尸體就是最好的證據。你不是告訴過我,黃沙是古人防盜最常用的一種手法。”田俊也掏出了手電跟著李永祥走進了石洞。
“盜墓賊們遇到的拿著武器殺人的木頭機器人,在歷史資料和考古證據上沒有,可傳說中擊潰盜墓賊的滾滾黃沙——飛沙法卻是存在。”
李永祥知道田俊說的飛沙法,又稱積沙法,起源非常早,最開始的形態是積石積炭,其原理就是建造墓穴時故意在一些部位使用較為脆弱的鵝卵石、砂石或者木炭等材料,人為的造成墓穴中的不堅固。
一旦遭到盜掘,極易發生垮塌,把盜墓者當場活埋。發展到后來,就用更容易流動的黃沙來充當掩埋盜墓賊的大殺器。
河南輝縣發掘的一座戰國古墓時,從里面挖出的積沙就多達1300噸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