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康亞臻列了一個單子,叫老鄭按單子上的東西去買,這些是他們在野外生存的必備物品,只要把這些東西準備齊了,他就可以帶著他的手下大干一番了。
老鄭接到康亞臻的購物單子,他一個人跑東跑西的,終于在一天之內購置完畢。
康亞臻伸出手指算了算,覺得明天就是個好日子,便告知他的手下,“明天,咱們就下鄉,請大家做好準備。”
為此,專門放了半天假,叫大家收拾收拾。
第二天,康亞臻便帶著他的手下,把皮卡車后面支起了棚子,將探墓工具裝了袋,扔到了車上,帳篷,繩子,鐵鍬之類的工具統統上了車。
老鄭又叫人把干糧、礦泉水也拉了過來,指揮著人,把東西搬到了皮卡車上。
兩輛皮卡車就出發了。
他們在向導的帶領下,來到了第一個目的地——三道溝。
這個地方雖然不起眼,但在很久以前卻是一個很繁華的集鎮,是古代進京的必經之路,因而這里也衍生了許多土匪和黑店。
他們把車停在一個小飯店門口。
康亞臻的手下經過一路的顛簸已經是疲憊不堪了,爭先恐后地進了小飯店。
飯店外面只剩下了康亞臻和小四、田曉斌及那個向導。
康亞臻下了車,習慣性的在小飯店的周圍轉了一圈。
小飯店的前面是一道溝,溝里面流淌著一股泉水,汩汩不斷地從上面流下,發出了“嘩嘩啦啦”的響聲。
隔過溝望去,是一大片平臺地,緊接平臺地的背后不遠是一座大山。
平臺地的左面有一個小山丘,右面也是一個山丘。
康亞臻看著這片平臺地“呵呵!”地笑起來。
田曉斌暗暗地說:“這小子,又沒憋什么好屁。”
那個向導不解地問:“康大師,你在笑什么?”
“你看見了嗎,前面那塊地就是一塊風水寶地!”康亞臻手都沒抬,只用嘴向那面撇了撇。
向導向對面看了看,搖了搖頭,“那就是一塊地,一座山,有什么風水可談。”
“這你就外行了,你看!”康亞臻這才抬起了右手,給向導指著。
“看見了嗎,那片平地,后面的山峰是來龍山,左右兩面的小山是左青龍,右白虎,前有河流,這叫負陰抱陽,背山面水,是理想的寶地,一般的墓葬最適合在這類地方。”康亞臻說完,又問:“那是什么地方?”
“野兔嶺!”向導手搭涼棚向那面看了看,轉身帶著吹捧的調子說:“你這是腳底板上綁大鑼——走到哪響到哪啊!”
康亞臻拍了拍向導的肩膀,算是給他的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