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還能理解,燈籠椒和茄子真是讓人匪夷所思了。
這還沒完。
易心又往榨汁機中里面撒了一把黑豆、一把赤豆、一把核桃、一把芝麻,還舀了幾勺的蛋白質粉進去,將榨汁機塞得滿滿當當。
榨汁機一開,所有東西轟隆隆攪成一團,變成了顏色古怪的粘稠液體。
易心面不改色,也不用杯子,端起來一口悶,咕嘟咕嘟幾下,就將那一大杯東西都干掉了,動作堪稱豪爽。
黎云臉上沒有表情變化,只是再看自己一次性餐盒中油光水滑的菜色,已經沒了胃口。
他的另一個發現,就是薛小蓮白色的頭發和眉毛并非全白。陽光照在薛小蓮身上,能看到她長發中隱隱透出的幾分綠色。
這就不會讓黎云驚訝了。
只不過,戴上眼鏡,看清一切后,黎云是不敢隨便朝薛小蓮張望了。
他很有禮貌地不去看穿著比基尼的薛小蓮。不管薛小蓮到底是什么,她又在不在乎,黎云自己是保持著一如既往的習慣。
吃了飯,仍然是黎云和李叔做衛生。
有了眼鏡的黎云無法忍受辦公室里的衛生死角。
他洗榨汁機的時候,就恨不得用小刷子將榨汁機的容器刷掉一層。
即使是用簡陋的抹布,他也非常認真地摳著辦公桌的縫隙。
他甚至有沖動,請薛小蓮幫忙買一瓶消毒液。
李叔在這方面可沒有熱情。
“……昨天那個故事,評論好像也不多,但我看那些評論,那些人好像比昨天熱情了,都愿意講自己的經歷。這應該是好現象吧?”李叔結合自身經歷,如此揣測。
他年輕的時候沒有網絡,但大家參與報紙上的大討論就非常熱情,寫信寫到手軟。像是學校、工廠、家屬小區那些地方,還會開辟一些專欄,接收投稿,有的還允許人自由張貼文章。
李叔腦海中沒有“熱度”這個概念,可對于討論度,他有自己的見解。
黎云聽著李叔說正事,雙手自然垂在身側,只是拿著抹布的那只手,還是機械性地小幅度擺動,擦著辦公桌縫隙。
“算是不錯吧。我們今天也寫這種故事?”黎云征詢李叔的意見。
“嗯,得貼近生活,得是每個人都有可能碰到的事情。如果能結合社會熱點,就更好了。”李叔說道。
想要知道社會熱點,就得看最近的新聞了。
黎云這個平時會玩玩微博的年輕人,知道的當然比李叔多。如果想要博眼球,怎么沒節操怎么來,那熱度就會蹭蹭往上漲。
實際上,怪談異聞原本是有這個機會的。
他們這八個黎云的接連死亡,就上過熱搜。
只是,黎云很避諱這種熱度。
在他看來,怪談異聞這個賬號能不溫不火地每天發點東西,他的工作就算是出色地完成了。
李叔比他要投入許多。他還是顧慮著黎云工作不保,自己也會被掃地出門。
黎云惋惜地放下抹布,和李叔搜索起了最近的新聞。
“這個。”李叔一指熱搜中的一篇報道,“這個是不是能編個故事?哎呀,我年輕時候可是遇到過這種事情!那個人以為是撿到寶了,沉甸甸一大袋子呢。誰知道是撿到了一個死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