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找到了……”潘瑤沉痛地說道,“西面那個姓方的宅子,你聽說過嗎?”
江元打了個冷顫。
他自然聽過那個方宅。那家的男人在外面養了小,趕走了糟糠妻。他妻子回娘家前,抱著他們剛生的小兒子,投了井。那之后十數年,宅子里的小孩總是詭異地跳井而亡。那口井被封了,也阻止不了這邪門的事情。后來大概是斷了根,宅子里再沒有孩子出生。等老人死去,宅子也變得荒廢。方宅的故事流傳了下來,使得那宅子在最好的地段空置著,都不好賣出去。
來報消息的信徒就住在方宅隔壁。
“……早上看到那宅子居然開著門,他就叫了人,一塊兒進去看看。他們在井旁邊發現井口打開了,將你妹妹撈了上來……她在后頭房間里,你……要去看看嗎?”潘瑤問道。
江元腿一軟,有些站立不穩,被身邊的人扶住了。
他至今記得自己當時看到的尸體。那小小的身體,被擦干凈了,安詳地躺在潘瑤和芙蘭的床上,像是睡著了一般。芙蘭還給她換上了新衣服,那只金鐲子也還掛在她纖細的手腕上。
他不記得自己當時在妹妹身邊跪了多久,有沒有哭。
他記得潘瑤和芙蘭安排著將妹妹安葬在了教堂后的墓園。
那天,易心也來了。
棺材沒有合上,潘瑤還在念著悼詞。
江元渾渾噩噩地站在一邊,只知道盯著妹妹看。
易心走來的時候,他都沒有發現。
直到他聽到易心說話,才回過神。
“……把那個鐲子給我吧。”
江元看向易心,只能看到一張沉靜的臉。
“別死了還受到折磨。”易心又說了一句。
她打斷了葬禮。
潘瑤和芙蘭急忙將其他人送走。實際上,來參加葬禮的只有教堂內的人和一些信徒,信徒中還有想要收養妹妹的那一家人。
人都走了,墓園里只剩下潘瑤、易心和江元,就連芙蘭也為了應付其他人而離開。
易心直接取走了妹妹手上的金鐲子。
江元沒有阻止。他聽到了女人的哭聲。那哭訴并不是在指責易心,而像是在跟自己的孩子感傷被拋棄的命運,說的話和江元聽聞過的方宅的事情都能聯系起來。
他忽然就明白了金鐲子的來歷和妹妹的死因了。
易心帶著鐲子離開。
江元沒有問什么,也沒怪她看到鐲子的時候保持了沉默。他同樣沒有責怪潘瑤。潘瑤自己則像是受到了什么打擊,疲憊地對他再三道歉,還在妹妹的墓前懺悔。
有這樣的經歷,江元很難信教。
他留在了瑤城,繼續當學徒。在清明祭日的時候,他會去給妹妹掃墓。也僅此而已。
他不知道自己何時會死,又會死在什么東西手里。
他最終死于戰亂。
顛沛流離,死于異鄉。
死后靈魂逗留人間,又是長途跋涉,回到了瑤城,找到了教堂。
當時的教堂已經大變樣。他看到了自己的妹妹,但小妹已經和生前大不相同。潘瑤說她是因為死前遭受了太多痛苦,心智有些失常。江元便留在了教堂之中,比生前更仔細地照顧著妹妹。
芙蘭總是躲在工作室內制作娃娃,江元和潘瑤也不算熟悉,談不到一塊兒去,和年幼又以那種方式亡故的妹妹也難說是親熱。他和教堂里的其他鬼魂倒是相處更自然一些。
二十年前,黑白無常的拜訪,改變了潘瑤和芙蘭。那兩個人變得古怪起來。連帶著,教堂周圍的環境也有所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