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男人是早就認識的。謝軒榮和王嘉是大學同學,兩人結識最久,還都是考去了外地的大學,是同一班級中僅有的兩個老鄉,又同樣在大學畢業后回了老家。李昂是謝軒榮的前同事,同齡人,都是一畢業就進了那家公司,一起接受培訓,一起工作。等到兩人發現彼此都有打球的愛好,閑暇時的聚會也就多了。李昂跳槽離開,他們的關系也還維系著。他也是在一起打球的過程中,被謝軒榮介紹給了王嘉。三個男人和他們另外的朋友經常一起打球。
方曉恬和陸雨則是另外一撥。兩人是同城網友,看音樂劇的時候認識的,一起去京滬等地看劇,逐漸就關系親密起來。
之后,方曉恬和王嘉相親,兩人關系穩定,也就將各自的朋友介紹給了對方。
因為年齡相近,性格相合,再加上幾次湊人頭的聚會,五個人漸漸就玩在了一起。
要真算起來,他們這個小團體結成也才不過一年多,一起旅游、聚會了五六次而已。
吃完飯,他們就分道揚鑣了。
李昂和王嘉、方曉恬家住同一方向,李昂就捎帶了他們一程。
謝軒榮開車送方曉恬去車站。
“路上小心。”謝軒榮靠邊停車,對方曉恬說道。
方曉恬笑著道別。她這時候已經放松了不少,不再那樣不安了。
目送方曉恬離開,謝軒榮發動汽車回家。
他和父親一起居住。母親早年就病故了。家里只有兩個大老爺們,卻不會邋遢。他父親是個很會生活的人,不是那種傳統糙漢子。
這會兒,謝父正在客廳看電視,見謝軒榮回來,隨口問了一句。
“吃過飯了?玩得怎么樣?”
“吃過了。挺開心的。”
“有沒有女孩子啊?”謝父嘮叨,“你也老大不小了。朋友里面有感情好的,可以處處看。我也不是催你,但你自己也要上點心。不要錯過了。等到年紀再大一些,想要找了,就難了。”
“嗯。我自己知道。”謝軒榮答應著,“我回房了,你也早點睡。”
“知道了。”
謝軒榮進了臥室,就關上了門。
他的臥室不算小,書櫥占了一面墻,衣柜倒是不大。房間里的電腦桌不算大,液晶電視屏好大一個,下面的柜子里擺滿了各種主機。
除了這些,他房間里還有不少相框。
這是他小時候,謝母給他布置房間的時候擺上的。童年的照片,在電腦桌、書櫥等地方隨處可見,他和父母的合影、謝母的單人照同樣不少。謝母去世后,這樣的照片就沒了。可以想見,這拍照的興趣來自于謝母。因為懷念母親,這些照片伴隨了謝軒榮的成長。這中間自然也發生過一些事情。在謝母剛去世的時候,年幼的謝軒榮悲傷難過,看到照片就傷心;到了青春期時,又嫌棄這些這些相框占據了房間太多的地方,還略顯矯情。那些小插曲,都隨著時光流逝,成了記憶。這些照片也這么多年中被收起、被擺出,最終成了現在這樣。
床頭柜上也有幾張照片。
謝軒榮坐在床上,一側頭就能看到床頭柜上的相框。
相框中,一個小男孩咧開嘴大笑著,從眉眼來看,是謝軒榮無疑。
小小的謝軒榮坐在床上,床單被套都是老式印花的樣式。照片還拍到了床后的書桌,書桌上放著一臺電腦。那當然也是過去的那種臺式機,有個非常笨重的顯示器。
那臺電腦是謝軒榮十歲的生日禮物。
謝母自己愛好攝影,照相機、膠卷在當時可都不是便宜貨。對兒子的興趣,她是支持的。雖然她并不懂電腦是用來做什么的。
謝父是個愛老婆、愛兒子、愛家的好男人。最重要的是,謝父收入不錯。在當年,普通人家想都不會想的電腦,在謝父看來,也就是咬咬牙,就能買下的東西。
于是,謝軒榮軟磨硬泡了不到兩天,就有了這份讓他萬份驚喜的生日禮物。
那時候,那個小男孩是多么的開心啊。
謝軒榮看著那張照片,嘴角不禁翹起來。
如果陸雨在這里,一定會發現這張照片中場景,和他們進入的第一間臥室一模一樣。
謝軒榮伸手將那相框拿起來。他想了想,又將相框放下。
他看向了臥室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