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阿姨沒有如往常那樣將怒火一股腦傾瀉而出。以前碰到的那些事情,她可以張口就說,吐槽老伴、兒女,倚老賣老,一點兒壓力都沒有。可李叔的事情,她不能告訴給兒女知道。黎清輝所知道的也不是真相。
李阿姨忍著氣,面上一點兒都沒有顯露出來,淡定說道“冬至還能怎么樣冬至那天你們都要上班的吧那我買好了元寶、錫箔,晚上你們過來吃飯,早點來,早點燒給老頭子,你們那天也早點回去。冬至晚上不要再外面跑。你們兩個小的讀書的讀書、加班的加班,就不要跑回來了。跑回來那么遠,大晚上還要回去。”
李阿姨后面幾句話,是對幾個孫子女說的。
她雖然經歷了李叔的事情,以往的一些觀念受到了沖擊,不過幾十年根深蒂固的想法,不是那么容易改變的。
這種話,她其實以前就對三個兒女說過。只不過,那時候三個兒女都還是小孩子。那時候,冬至一到,晚上沿街都是燒紙錢的人,第二天早上上班,都能看到馬路上一個個圈和一堆堆灰燼。
李阿姨想到這兒,又馬上改口,“還是別燒紙錢了。新聞里一直宣傳,文明祭掃。老頭子下葬的時候,都沒怎么燒,冬至也不要燒了。”
反正燒了也沒什么用。
李阿姨在心里撇嘴,決定剩下這筆錢。
黎清輝有些著急,又有些泄氣。
他兩個妹妹倒是不覺得有異,紛紛答應下來。
“那我們冬至還是過來吃飯。”大女兒黎碧華說道。
“我早點過來,來包餃子。”小女兒黎玉嬌跟著說道。
李阿姨搖頭,“你住那么遠,下班都什么時候了還來包餃子我看你也別過來了。哎,冬至那天你們都別來了。下周周六、周日你們再過來吃飯好了。”
李阿姨一會兒一個主意,每次說的時候都是命令的口吻。
黎玉嬌不答應,“冬至呢,怎么能不過來”
“去年你們也沒過來。”
去年不是還有爸在嗎黎玉嬌差點兒脫口而出這句話,好懸給咽回去了。
李阿姨瞥了眼黎玉嬌,知道小女兒想說什么,但她沒有讓她開口的打算。
別說冬至了,李阿姨明年都不準備給李叔做周年祭。
她心里冷哼著,很是愜意地夾菜吃飯,不準備再聽兒女說這事情。
三兄妹互相使眼色,又像是小時候那樣,磨磨蹭蹭的,想要跟父母提要求,卻是不敢。
黎家的女婿、兒媳婦這種時候一般不摻和。
黎清輝的妻子苗英看氣氛不好,笑了一聲,給李阿姨夾了菜,“媽,你吃吃看這個。碧華這個骨頭湯燉得好,骨頭都要燉酥了。”
李阿姨笑起來,“她手藝比我好。出嫁前在家里面只會燒蛋炒飯,老頭子還讓我教她,教什么呀我說等她自己過日子了,她肯定能學會,學不會,那就跟女婿一起吃蛋炒飯。他那個擔心哦,還要他們把房子買在我們旁邊,以后晚上來吃飯。你看,房子買差了吧那時候有機會在人民路買房子的啊。房子我都給她看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