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云能隱隱感覺到,尹士康和李叔的豁達不僅是因為他們死得“晚”的緣故。確實,他們兩個都是一只腳邁進棺材了,才死亡變成鬼。死亡對于他們兩個來說,是預想中的事情,很容易接受。但更關鍵的是,他們并沒有親眼見過那惡鬼,也沒見過徐海軍。隔了一層,只聽描述,也就沒有親身感受過那種發自靈魂的恐懼。只有面對那異常的惡鬼,才會真切明白這種力量的意義。
黎云想起了易心。他現在有些理解易心見到徐海軍時的反應了。
不僅是鬼,妖怪也會受到這種力量的影響。
在郁明星被黑白無常殺死后,黎云還沒有回過公司和宿舍,也沒和易心聯絡過。
他模糊間感覺到,這事情會引發連鎖反應,而作為妖怪那一方,易心不,不只是易心,還有薛小蓮和老板,可能會另有想法。
黎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后悔當時聯系了易心。
不聯系易心,徐紅肯定會被發狂的徐海軍殺死。他當時根本無力制服徐海軍。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黎云只好暫時按下這件事。
排除掉親眼所見這一關鍵因素,光聽尹士康的分析,黎云又不得不承認有其道理。
距離地府消失只過去了一百年,親歷者還有存在的,能講述地府的故事呢。若是再往后推個幾百年,親歷者都要遺忘那些往事了,故事真正變成了傳說,那種大難臨頭的恐懼感怕是一丁點兒都不會剩下了。人類畢竟是健忘的生物。
不,人類不僅僅是健忘了。
每年新聞上轟炸的那些環保話題還算少嗎能輕易忘記嗎可海平面不一樣是在不斷上升嗎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這樣的危機太遙遠了。
就是新聞中少不了的車禍內容,血淋淋的畫面在電視屏幕上滾動播放,又有多少人能因為恐懼牢記交通規則,不越雷池一步呢
黎云也贊同尹士康的說法。
只要死亡依然存在,對死亡的恐懼和對死者的懷念依然存在,那些逃避、推卸的想法和不切實際的期盼依然存在,那么,鬼也好,法術也好,占卜、風水也好,都會繼續存在下去。
宋英英受到這樣的“寬慰”,心中的壓力也減輕了不少。
擺上臺面的事情,從對未來大局面的擔憂,變成了她的歸家。
尹士康沒有隨行。他不能離開三院太久。將宋英英交給黎云和李叔,他很放心,但仍是忍不住啰嗦地反復叮囑。
“見到你爸爸媽媽,就好好地看看他們。你也當了那么久的鬼了,知道輕重的。不要太激動了。不行就先分開一會兒,遠遠看一看。有什么情況,趕緊告訴小黎。小黎啊,你也盯著她一點兒。有時候,鬼是會不受控制的。”
宋英英和黎云一頭。
尹士康猶如送孩子遠行的父母,今天還將他們三個送到了汽車站,目送汽車駛離,還遠遠地沖他們揮手。
從出發時的期待,路途中的新奇,到車停后的無措,宋英英的心境幾經轉變。
她站在山南長途汽車站門口,茫然地看著陌生的馬路。
她還記得當初從這里出發
不,不對。她當年不是從這里出發的。她那時候到瑤城,也是坐長途汽車,但車站不是這樣的。位置似乎也不對。
宋英英絞盡腦汁地思考,回憶山南的長途汽車站是不是搬遷過改建是肯定的了,這樣整潔好看的新車站絕不是她當年見過的那一幢小樓。
“你還記得家里地址嗎”黎云觀察著宋英英,小心翼翼地問道。
宋英英已經知道自己并非死于母親之手,照理說也應該放下了對家人的恨意了。
可誰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