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欣仿佛回到了十多年前,回到了她還是個孩子的時候。
她是農村留守兒童,父母在外打工,家里只有爺爺奶奶和她三個人。爺爺奶奶仍需要做農活,管教她的時間很少。每天放學后,她都有時間滿村瘋跑,呼朋喚友地游戲。
也不是所有同村的孩子都如她一樣自由。有的人家里有很多孩子,大的要照顧小的,帶著個跟屁蟲,或是小的那個還需要被人抱在懷里,那就不可能自由玩耍了;還有的人,家里祖父母已經年邁衰老,干不動農活,父母同樣外出務工,小孩就得早早承擔起家里的重擔。
鄧欣算是村里的幸運兒,不光沒人管束,不用干活,她父母在外打工收入還不錯,每年寄回家的錢,足夠她家成為村里第一批蓋新房、用新家電的人家,就是智能機,他們家也比其他人家早兩年用上。她爺爺奶奶算是村里的時髦人,帶領過村里的潮流風尚,她也在同齡人中占盡了風頭。
鄧欣的無憂無慮是在十二歲的夏天戛然而止的。
她在夢境中又回到了那個夏天,能聽到蟬鳴鳥叫,看到不遠處的山坡。山坡上郁郁蔥蔥的樹木被風吹拂,往一邊傾倒,如同向她抓來的手,要將她攥在掌心,捏個粉碎。
鄧欣感到了恐懼,記憶卻是不受控制。
她踏著輕快的步伐進入了山林。
山中有一條小溪,水流從山頂蜿蜒而下,落入山腳的湖泊,那里就是他們村天然的游泳池。水流再往下,便匯入了農田溝渠,灌溉土地,催生地里的作物。
鄧欣仿佛能看見農田里的絲絲殷紅。她的意識隨著水流逆流而上,看到了更多的鮮血。
眨眼間,她已置身在了山林中。
嘭
一聲重響,驚起林間飛鳥。
鄧欣在心底尖叫著,卻仍是走向了聲音傳來的方向。
她這時候記了起來,她不是心血來潮獨自來山林的,她和人約好了,和村里的一個小伙伴
她生出了惡作劇的心態,躡手躡腳靠近那聲音傳出來的方向。
那時候的她并不知道,即將受到驚嚇的是她自己。
透過茂密的草葉,她看到了溪水邊的兩個人。
站著的那個身材干瘦,卻長得很高,是正在抽條的大男孩。倒在地上,半邊身體被溪水不斷沖刷的是和她約好的小伙伴。
小伙伴不久前在學校里,昂首挺胸,如歡快的小鳥一般告訴所有人,他媽媽給她買了一部手機,昨天晚上剛寄到了家里;隨后又避開了其他人,紅著臉,悄悄找到鄧欣,約在山林中見面,讓鄧欣偷偷教他怎么玩手機。鄧欣拍胸脯答應了下來。她沒有自己的手機,但爺爺奶奶的手機她已經玩得了若指掌。
小伙伴那紅撲撲的臉蛋如今變得慘白,又被額頭上流淌下的鮮血染紅。
大男孩摸索著他的口袋,找到了手機,又不輕不重踢了他一腳,“讓你老實點。借來玩幾天怎么了找揍。喂,別趴著了。聽到沒”他又踢了幾腳,覺察到了不對勁。
他沒有伸手將男孩拉起來,而是用腳勾起他的身體,將他翻了個面。
鄧欣呆呆看著男孩滿是血污的臉倒轉過來,依然面朝自己,睜著的眼睛似乎緊緊盯著自己。
這場面,鄧欣記憶了很多年。
午夜夢回,每每想起那一張臉,鄧欣從害怕躲閃到麻木凝視,漸漸發現那時候小伙伴的胸口還有起伏。
她不知道這是她扭曲的夢,還是當日的現實。
小伙伴那時候可能還活著
一想到此,鄧欣就感到戰栗,另一種恐懼油然而生。
打傷他的人逃了。
鄧欣站到雙腿發麻,天都黑了,才被林中鳥兒拍打翅膀的聲音驚醒。
她沒有上前查看小伙伴的狀況,扭過頭,一路沖下了山。
夢境中的她仿若一塊小石子,一骨碌滾下山,全身都疼痛起來。
都是一個村子的人,鄧欣自然認識殺了人的那個大男孩。那人和她一樣是留守兒童,下面還有一個弟弟、一個妹妹,不過弟弟妹妹都跟著父母在外地,只有他被留在老家,幫襯著家里的爺爺奶奶做農活。據說城市里開銷大,他父母打工掙來的錢都給弟弟妹妹花用了,并不寄錢回來,每年過年回來還要兩個孩子問問爺爺奶奶開口要紅包。男孩就比鄧欣他們高兩屆,大家住在一個村,都在一間學校讀書,但比起鄧欣在村里的“名氣”,對方在學校中就毫不起眼了。鄧欣從沒想過這個不起眼的男孩會露出那種村口二流子的表情,還會動手搶劫殺人。
夢境構建出了虛幻的家庭場景,讓鄧欣看到了男孩的家。那個家黑漆漆的,伸手不見五指,眨眼間就會看到血跡在那黑屋子里蔓延。
轉瞬,她又來到教室。鄧欣看到了教室里空出來的座位。隱約間聽同學提起,昨天半夜小伙伴的家人到處尋找他。小伙伴一夜未歸,生死不明。
鄧欣哆嗦著,腦海中是小伙伴揮之不去的臉。
她忍不住留意起了那個殺了人的男孩。
放學的時候,她繞了路,悄悄跟著對方。對方回了家,但沒一會兒,他爺爺奶奶就帶著他出門。
鄧欣躲在農田中,沒有被他們發現。
她都忘了自己當時在想什么,只是一個念頭閃過,便超過了那一家子,提前去了山林。
小伙伴的尸體被溪水沖刷了一夜。
溪水明明和往日一樣清澈,鄧欣卻好像看到了其中殷紅的血絲。
她躲在了一邊,靜靜等候著。
果然,那一家子循著水流找了過來。
“一天了,都沒被叼走。”高大的男人抹了把皺紋密布的臉,從背著的包裹中拿出了一把小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