鼴鼠先生那個,博主好。我看到了你之前的微博,里面有個關于監獄的故事,我聽過一個差不多的,可能我和那個投稿的人是同一個地方的。我想糾正一些那個投稿里面的內容。
投稿里說的故事,在我們這邊的說法是發生在看守所里面,而不是監獄里面。那間看守所非常陰,據傳說,以前是墳地,也有說那里以前就是監獄,處刑過很多殺人犯,有個專門給死刑犯人砍頭的地方,時間久了,那里的血厚到讓地面都變成了紅色。后來改建成看守所,可能是因為沒有重刑犯鎮壓了,就開始鬧鬼,關在里面的犯人時常會出事。
老太太那個故事,就是看守所的傳聞之一,也是傳得最廣的故事。我好像就聽過這一個故事,講看守所的故事必講這個,其他故事就被忽略了吧。
故事和那位講的也不太一樣。那位老太太的兩個兒子,哥哥殺了弟弟,她已經死了一個兒子了,不愿看著另一個兒子被槍斃,就冒名頂罪,被抓緊進了看守所。沒有藏尸幾十年這種事情。然后,還沒宣判呢,她就自殺了。所以,不應該叫她老太太,她死的時候就是個中年女人。這個中年女人死狀離奇,而且十分凄慘。但因為事情是發生在那間特殊的看守所內,所以故事流傳出來,但事件本身好像沒引起多大重視,沒有上報紙。
多年之后,那個哥哥又殺了自己的妻子和孩子,被警方逮捕,在審訊過程中,交代了自己幾十年前犯下的案子和中年女人頂罪的事實,整件事才被曝光。巧的是,這個哥哥也被送到那間看守所暫時關押。就在他被關進去的當天晚上,他一直跟看守所的人吵著說自己聽到了中年女人的聲音,聽到中年女人唱著他小時候的童謠。看守所的人以為他良心受折磨,人瘋掉了,不瘋也不會突然殺掉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就沒理他。等到第二天天亮,看守所的人給犯人送早飯,才發現他死了。他跟中年女人一樣,離奇死亡,死狀凄慘。
我還是初中時候聽同學講了這個故事。當時午休,大家講著講著,就講到了鬼片、鬼故事,就有人說了這個故事,發現好多人其實很早以前,小學的時候,就聽過那間看守所的傳聞,但有頭有尾的故事就這一個。
不過啊,我最近參觀了我們這兒的法治博物館,才知道事情不是那樣的。法治博物館里面有很多我們這邊法治建設的介紹,都列了數據。我們這兒的好幾間看守所,羈押犯人的意外死亡率其實都差不多,根本沒有哪一間看守所特別詭異。每間看守所的建設歷史,博物館里也有,沒有哪間看守所是墳地或者行刑場改建來的。
那個中年女人的故事,一半是真的,一半是假的。中年女人兩個兒子相殺是真的,冒名頂罪是真的,那個哥哥后來又殺了自己的妻子、小孩也是真的。這里面就牽涉到了一個舊案錯案問題,所以博物館里面有專門介紹這個案子。
那個哥哥,是真的精神有問題。很小的時候,他就精神出問題了,殺弟弟是失手行為,不是故意殺人。中年女人給他頂罪的時候,這個家里面的父親還在。中年女人大概是受不了弟弟死在哥哥手里面,在看守所就自殺了。不過當時都以為是她錯手殺了自己的兒子,接受不了現實,發瘋自殺。兩種論斷其實結論是一樣的,大概也是真相。再往后,就是父子兩個一起生活,有那個父親做掩飾,哥哥精神有問題的事情一直沒被人發現,還正常娶妻生子了。但很多年后,父親老了,逐漸控制不住了,妻子也發現了一些端倪。等到父親去世之后,那個哥哥的妻子就越發懷疑,主動挑明,詢問哥哥到底怎么回事。這個舉動就刺激到了他,他就發狂殺了自己的妻子和孩子,被逮捕歸案。他在被判刑后,被關進了我們這邊的重刑犯監獄,在那里自殺。所以他不是在看守所自殺的。
就當時的治安環境吧,還有看守所、監獄、警察隊伍的建設都是有欠缺的,所以就會發生一些比較糟糕的事情。現在看守所和監獄都裝有監控了,配備的獄警也都很專業,已經不會有這種犯人隨意自殺的事情發生了。
我講的事情好像不是鬼故事,還拆穿了一個鬼故事的真相啊我不是來砸場子的。
我其實想給你投稿,這是我的親身經歷。
就在不久之前,我上課的時候,感覺到一股惡寒,回頭看去,看到我班主任的頭出現在后門的小窗口
回到瑤城的黎云和李叔、宋英英會和。他在李叔的請求下,見了那位樊宗龍。
樊宗龍的意識不是虛無,而是一口古井,和金年養老院里的眾多鬼魂一樣,死氣沉沉,根本沒有一點兒波瀾。
他們意識仍在,卻翻不起漣漪,和尸體也沒多大區別。
但既然意識仍在,也就仍有活動的可能,就像他們之前幾次突然而然的舉動一般,或許樊宗龍會在某一天又有什么動作。
李叔告誡黎云的時候,說黎云不可能攙扶樊宗龍一輩子,他當然也不準備守著樊宗龍一輩子。
既然樊宗龍暫時不會變成惡鬼,他也就放下心,準備和黎云一起回公司了。
宋英英是對此最贊成的人。
她在樊家這些天吃瓜看戲,看樊家雞飛狗跳的,看得很是開心。可她到底是個小姑娘,偶爾看看家庭倫理狗血劇是蠻好的,一直看下去,她可不耐煩。她懷念小護士們手機里的視頻網站賬號,懷念兒科病房小病人iad里的動畫漫畫,也懷念肛腸科某個歐皇土豪小醫生那個各種ssr卡的游戲賬號。
宋英英歸心似箭,催著黎云和李叔趕緊拿了身份證,打車送她回三院她自己蹭公交,或靠著11路回去,可就太辛苦了。
黎云叫來的網約車司機一臉莫名其妙地將車子開到三院門口,在保安和等車的病人們疑惑的眼神中,又將車子開離了三院。
“接下來去金榮大廈”司機再次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