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談異聞”蹭了一波姚哥和施恩鬼校的熱度,但沒有蹭瓷實。因為姚哥壓根沒接招。這要有個一來一回,兩邊罵起來,網友兩邊跑著打卡、起哄、站邊,最好吸引來眾多大v參與,再上幾次熱搜,那才算真正的熱度。
結果姚哥的直播被人轉了出來,自己沒發聲,“怪談異聞”發了個又臭又長的實地實拍,也沒發聲。“廣場上的張先生”那意有所指的陰陽怪氣倒是獲得了無數點贊,被認為是雙方的爭論焦點。焦點出來了,兩位正主仍然沒吵起來,圍觀群眾看個熱鬧,又看了個寂寞,仿佛是一出爛尾劇,特別失望。
雖說整件事發展過程讓吃瓜群眾不滿,但“怪談異聞”借著這事情實打實地漲了不少粉絲。繼“黎云”事件后,這個賬號第二次粉絲數量直線增長。
黎云和李叔這些天也收到了不少真實的網友投稿。經過這兩個鬼的甄別,發現那些當事人都是眼花、做夢、臆想、以及胡編亂造,就跟大半夜看到街頭一個黑色塑料袋,當成可愛小黑貓差不多有的人是真近視,看走了眼;有的人是真近視、看走了眼,近前確認了,又拿來糊弄人;另有的人是看都沒看見過,就編了個故事,也不知道是抱著怎樣的心思給個營銷號發長篇故事。
這世界上到底還是活人占主流,鬼怪才是少數。
李叔工作熱情不減,還在認真看那些五花八門的投稿,自己去分辨文字中的真假,也不用黎云用能力去感受發信者的想法。
黎云將更多的心思放在了那個姚哥身上。
遠隔千里,但通過網絡“連接”,黎云能感受到姚哥這些天哆哆嗦嗦的小心臟。
姚哥是真被嚇到了。
他單干搞鬼故事視頻和直播前,就在給探靈直播寫劇本、做道具、當演員,荒山野林的亂葬崗都去了好幾回,連鬼火都沒見過。施恩高中的情況他也是調查了又調查,將學校歷史和網上流傳的那些怪談都研究了個遍,沒發現什么新花樣。
廢校舊址算是個不錯的噱頭,但全國各地這樣的爛尾樓不知道多少,真要拍廢棄建筑,拍成各種風格的藝術片、紀錄片都行;校園怪談有趣,但也是全國開花的東西,最常見的“學校建在墳堆上”設定,就跟島國的花子、七不思議一樣,都快成每間學校的標配了。
難得的就是兩者結合,這題材就很有意思了。
直播中碰到皇甫泉這意外,姚哥還超常發揮,隨機應變給力。他都能幻想出自己短時間網紅一把的豐厚收益了。
誰知道這個偶遇,居然是真撞鬼。
他生平第一次撞鬼,就在自己的直播中,前一秒還掌控節奏,口若懸河,下一秒就嚇得腿軟,幾乎是爬著出了施恩廢校。
之后網上發生的事情姚哥全然不知。
他手機沒電了,也沒想著充,就將自己關在出租屋內,當了好幾天的縮頭烏龜,又精神一振,跑去本地寺廟、道觀,上香拜佛好多天。
這期間匆匆接了幾個平臺和網上朋友的聯系,他也沒心思搭理,報了聲平安,就繼續燒香拜佛了。
黎云感受著姚哥精神一天天的好轉,也算是放下心來。
皇甫泉只是嚇了姚哥一跳,沒有跟姚哥一起“講鬼故事”。現在皇甫泉已經魂飛魄散,施恩高中也已經成了真正的廢校,姚哥緩過來后,應該就能過上正常生活了。
黎云覺得,姚哥之后肯定得轉行了。
這種驚嚇,一輩子一次就足夠人吃教訓了。
李叔的手機響了起來。
正處于工作時間,李叔退休前是不會在這種時候接私人電話的。他性格古板,對自己要求特嚴格。退休幾年,又成了鬼,還在這么一家散漫的公司工作,李叔的嚴于律己也有幾分松動。
他看了來電顯示,接電話就招呼道“老康。”
電話那頭也喊了一聲“老李”。
開場白后,尹士康就直奔主題。
李叔一怔,看看前頭空了的座位,“哦,我知道了。我肯定想想辦法。不過啊”他為難起來,又看看那空座辦公桌上堆積的醫學書籍,“不一定能管住。”
尹士康在電話那頭嘆氣,也知道這是沒辦法的事情,不強求。
“我這邊也盡量想想辦法吧。北京太遠。要是就在瑤城,還能用些手段。”尹士康想了想,“你盡量拖住她,我這邊也給拖住了。要是能讓那小伙子留京異地戀風險肯定低吧用不了多久就分手了。現在的年輕人可不像我們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