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凱心煩意亂地翻了個身,又將手機撈回到手中,打了兩把游戲。
從房門外傳來了水聲和碗筷輕碰的聲響,那聲音停止了一會兒后,就有開門關門聲響起。
沙凱知道,那是周雯麗出門倒垃圾了。
他想到周雯麗剛才的提議,不由撇撇嘴。
大冷天的,飯后百步走,身體可不一定健康,說不定直接給凍死了。虧周雯麗說得出這提議。
仔細一想,周雯麗每天飯后收拾完,下樓倒垃圾,總是要很久才會回來,說不定真是在冷風里百步走,再惡劣的天氣,都要堅持那一套鍛煉。
沙凱的腦海中只是轉過了這一念頭,也不在意周雯麗究竟做了什么,又會不會生病。
他再次翻身,繼續玩游戲。
周雯麗下樓扔掉了垃圾,就往小區西北角徑直走去。
小區西北角矗立著一棟三層小樓,據說建立之初是想充作居委和物業的辦公樓,但后來幾次變更用途,四年前還租借給了一家公司當辦公場所。街道社區進行小區物業工作整治的時候,接到居民的投訴,費了一番功夫,將這棟小樓的使用權拿了回來,改建成了社區活動中心。
一樓的大廳,白天有小區居民搭臺子打牌,晚上就成了廣場舞的練功房。這讓小區居民在寒冷的冬夜也能夠盡情跳舞。
上了二樓,就是居民健身房,一排四個跑步機,對于年輕人來說不太夠看,但足夠中老年人們輪流活動一番。健身房的另一半區域則擺放著幾臺力量器械,只不過現在都上了鎖,只有在附近三甲醫院派康復科醫生來這兒值班的時候,它們才會被打開。那四個跑步機雖能隨便使用,但都特別定了程序,速度很慢。所以會來這兒健身的,也只有一些上了年紀的人。
同理,還有三樓的圖書閱覽室。因為書刊資源有限,年輕人不會來這兒看書。白天的時候,上頭座位坐滿,都是些退休的老人,一邊喝茶,一邊看報讀書,十分愜意。
這晚飯時間點,三樓的閱覽室大門緊閉,燈都關上了。只有一二樓還燈火通明,人聲鼎沸。
器械上了鎖,就成了座椅。
周雯麗到的時候,四臺跑步機上都有了人,連旁邊的器械都坐了人,沒了地方給周雯麗休息。
但有個頭發花白的老阿姨看到周雯麗,直接揮手招呼,站起來讓出了位子。
“劉阿姨,你坐你坐。”周雯麗連忙推拒。
“我坐了好一陣了,剛還走了一公里了。我們家吃飯早,你們都知道的。”劉阿姨擺手。
劉阿姨說的情況,這邊人盡皆知,周雯麗也只是客氣一下。
她坐下了來,就聽周圍人閑聊。樓下廣場舞已經開跳,有音樂聲傳來,這讓周圍人提高了幾分音量。
“小周你這幾天怎么都來得這么晚啊”旁邊有人問道。
“你不知道啊小周的兒子搬過來和她一起住了。”
“啊呀”問話的那人驚訝地叫了一聲,后頭似乎想說什么,但又被她剎住了。
周雯麗笑了笑,“他大學畢業了,找工作找到了這邊,正好這邊門口地鐵站,上班方便,就搬過來了。”
這話聽起來怪怪的。
問話的女人燙了頭,戴著副眼鏡,眼鏡后正閃爍著好奇的光芒。
“哎,小周,你去走走。空出來了。”劉阿姨站在一旁扭著腰,看到跑步機上有人下來,便叫周雯麗上去。
周雯麗走了過去,劉阿姨也跟過去,就在跑步機邊上一邊扭腰,一邊和周雯麗說話。
那眼鏡女人看周雯麗走遠了,才壓低聲音問道“小周還有兒子呢”
“有啊。跟著老公過,很早就搬到外地去了。”還是同一人回答道。
“哦。都沒聽說過,也沒見過。”
“以前從不來往的。我頭一次見到,也嚇了一跳呢。”
“這是要重新開始來往了”
“誰知道呢。聽說離婚的時候,鬧得特別僵。上法庭打過官司呢。欸,一般不都是把孩子判給媽媽的嗎”
“他們打官司,是打房子,不是打孩子。孩子跟男人,兩邊都同意的。”旁邊有人插嘴道。
“真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