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離開的羅知府一路徑直回了自己書房,直到關好房門后才露出一臉心事重重的神態,從書架上拿出一副字帖,取出里面夾著的一頁宣紙,攤開來,仔細端詳著上面的一副人像。
和方才記憶中肖柏的面容進行過一番對比后,他又從懷中掏出火折,將那畫像燒成灰燼,再伏案桌前,寫下一封書信,打好火漆,又喚來自己最信得過的親信,將信遞了過去,低聲吩咐道:“連夜送往大將軍府。”
在華國,大將軍只有一位,正式的官職應該叫大司馬,也就是兵部尚書,名義上統領華國五衛的殿前大將軍韓篙,還兼領著大國柱,太保這一類耀眼的虛銜,可謂是權傾朝野,地位顯赫,實乃萬人之上,一人之下。
而他同時也是位頂尖強者,位列八圣之二,人稱霸王韓篙。
按理來說,像他這種手握兵權的重臣,出于避嫌的考慮,其實不太適合‘霸王’這樣的江湖諢號,但據說當今圣上登基時,本欲封他做個異姓王,只是后來不知因何原因又作罷,最后這個不太合適的江湖諢號,也就被留了下來。
而這羅知府居然要連夜寄密信給這位大將軍,也不知道所為何事?
做好這一切之后,他的面色又再次恢復平靜,回去了正廳,整個過程中除了之前離開得有些突兀和匆忙,再沒露出更多破綻,以在座這些年輕人的城府和眼力,自然什么都察覺不到。
而整個吃飯的過程中,知府的視線又總是時不時的落在肖柏身上,偷偷打量和觀察著他,而他家大廚的手藝也著實精湛,肖柏一直埋頭忙著品嘗佳肴,完全沒察覺到知府的關注。
當然,這或許是因為知府的視線中并無惡意的關系?
等到宴會結束,吃飽喝足的肖柏跟著大小姐心滿意足的離開之后,知府才回到書房,又喚來了一位師爺,面色如常的問道:“這些年輕人如何?可有入得了眼的?”
原來這位師爺從始至終都躲在暗處,偷偷觀察著眾人的言行舉止,而這場看似普通的夜宴,也是一場特別考核,那些被看好的年輕人,自然會得到一番來自知府的機遇。
那師爺點點頭,從懷里摸出一溜紙條,上面記錄著他對這些年輕人的看法和評價,當即從中挑選出幾個比較看好的人選,說給知府聽。
“嗯...”知府點了點頭,并未過多點評,一副不置可否的態度,又用好奇的口吻多問了一句:“那個姓肖的小子呢?聽說此子近日名聲大噪?”
“市井傳聞,斷不可信。”那師爺不屑的搖了搖頭,找到紙條上對肖柏的評價,念道:“此子言行古怪,心術不正,胸無大志,又貪食好吃,雖是懂些奇淫巧技,卻是難堪大用。”
他大概是從之前肖柏和光頭張的沖突中得出的這些結論,畢竟肖柏慫了,又拉著礪劍閣做擋箭牌,完全不敢應戰,再加上后面吃飯時只顧著悶頭吃喝,都不怎么參與別人的聊天,這番表現,自然只能得到這樣的超低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