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都是距今300年前的事了,門派覆滅,淪落為無根之萍的蜉蝣仙子一心想要復興門派,但卻忌憚著天道守護者留下的后手,不敢親自出面,甚至都不敢重回門派,只希望能找到一位天資傲人,心性強韌的繼承人,從一個小門派慢慢做起,用曲線救國的方式來復興門派。
她找到那時還是孩童的正一,而此人的天賦,也當的是經世奇才,心性也通過了仙子的輪番測試,的確是個能予以重任之人。
但不知道是出于怎樣的考慮,蜉蝣仙子并未傾囊相授,而是一直有所保留,雖是教會了他一身本事,卻始終沒有傳授他云仙門真正的精華,尤其是關于天道方面的知識,更是避諱莫深,只是提及過云仙門覆滅的經過,并反復告誡他不要重蹈覆轍。
這番告誡正一倒是聽進去了,所以后面道門才會禁止各種關于天道的研究,為此還懲戒了不少犯禁的門人,那位傳出神古土這門神念法的天才,便是被這樣逐出了門派,最后一位傳人更是淪落到跑去給富婆當面首,全靠肖柏拉一把的窘境,可以說是十分凄慘了。
可告誡雖是記住了,但野心勃勃的正一卻在復興門派這件事上與蜉蝣仙子有著嚴重的分歧,他并不看好這種需要漫長年月來蟄伏隱忍的做法,而是想要更激進,更高效,那就是讓自己成就真仙。
只要自己成了真仙,門派何愁不能復興?不過是揮揮手的事。
同時,他也因為蜉蝣仙子的藏私而心生不滿,兩人之間逐漸出現裂隙,最終師徒反目,分道揚鑣。
而正一畢竟也是個厲害角色,憑借著一身云仙門的本事,混著混著便折騰出一個道門來,并根據自己的江湖經歷和理解,想出了這套壟斷道術的毒計。
他最初的想法,或許還是想要收羅天下知識,從中尋找另外的升仙之道吧?可在實際操作一番,體驗到了壟斷的甜頭之后,這樣的初心或許早已不在,只想著讓道門變成天下第一的門派。
其實他在更早的時候,便對云仙門的一些做派頗有微詞,比如開壇**,比如公開授業,比如廣邀同道一同論道,又比如挑選法術和裝備的第一要務是帥不帥,炫不炫什么的。
他的心中,一直有著某種唯我獨尊的中二想法,認為升仙這種事,只配強者考慮,那些鶸雞憑什么共商大道?又憑什么擁有那些資源和功法?他們幾輩子都別想摸著升仙的門檻,用在他們身上,豈不是浪費了?這種事,還是交給自己這樣的強者來挑戰吧!
或許蜉蝣仙子早就發現了他的這種思維,才一直不肯傳授他真正的精髓吧?
但不得不說,他畢竟還是很厲害的,后面挑選出的繼承者倒也沒有辜負他的期望,成功的幫他實現了這番野望。
可諷刺的是,以如今道門之勢,再與肖大牛肖柏等合流,重回秘境,重啟傳承后,自然能實現云仙復興的目標,并且還能因為肖氏父子的加入,讓他們在對抗天道上找到更好的辦法,開啟真正的升仙之道。
可惜,復興門派這個想法,恐怕在當初師徒反目之時便已不復存在了吧?
而這正一,終究也沒能用他的想法實現飛升,反而變成了這番人不人鬼不鬼的樣子——他其實在大限將至的時候,依舊連仙人的邊都沒望到,自然是很不甘心的,不肯就此放棄,于是便動用了一項從魔道門派中搶來的秘法,將自己的思維和意識封入了那尊巨大石雕中,最后又給自己編寫了一大串故事,立下了一大堆規矩,變成了一只石中孤魂。
依照他死前定的規矩,后面的繼任者必須很強很厲害很勇,天賦必須好,實力必須強,并且在繼任掌門之后,來這道合殿里枯坐三日以悟道;同時,道合殿方圓之內都是禁地,不許外人涉足,也不許在此布置防御型陣法。
因為道門作為名門正派,掌握的陣法大多是驅邪誅鬼之類,若是布置在這上面,第一個誅滅的就是祖師爺了,而這也是山頂召喚不了金甲刀斧手的真正原因。
整個道圣山的防御都極為嚴密,卻有誰能想到最薄弱的地方居然是這核心禁地呢?而給肖柏傳遞信息之人,應該也是意識到了這一點,才敢組織這場盜取芥子石的大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