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將領聽不得這冒犯的名字,冷聲道“我父親乃是當朝司空,曹操,阿瞞是他小名。”
“不可能”三人同時否認,端坐在一旁的中年人則投來視線并未言語。
袁紹怒道“當朝司空乃是我叔父,袁隗。”
曹操疑惑道“世上竟有名字一樣,小名也一樣的人何時做的司空,如今司空確實是本初叔父。”
身穿天子冕服之人則神色復雜,道“不可能,太祖已經過世多年,你是何人,我豈不知有你這號人物”
一個疑惑未明,另一個疑惑又出現。
曹操走近些袁紹,說“本初,你曾入朝,天子是這樣貌嗎”
袁紹一臉看傻子的表情,說“天子年幼,不過十二,豈會是這人”
“十二”曹操糾正道,“天子登基已有四年,有十六了,長得老成未嘗不可。”
眾人都將他們的對話聽在耳中,也大概品出些異常來。
曹操先開口,問“今夕是何年”
袁紹道“建寧元年。”
曹操吸一口氣,說“熹平元年,在你之后四年。”
說完,又看向其余幾人。
那年輕將領將信將疑,盯著一襲紅衣的少年曹操,眼中幾分驚恐難以置信,緩緩道“建安元年,在你之后二十四年。”
他頓了頓,有些艱難的開口,說“我乃曹昂,字子脩,是你的長子。”
袁紹瞥了眼曹操,挑眉道“阿瞞,哦”
又聽到此人叫父親的小名,曹昂皺眉道“你是何人”
袁紹冷哼一聲,說“我袁家四世三公,我乃袁紹,袁本初是也。”頗為驕傲,又說,“他曹阿瞞能當司空,我當了什么”
“你死了。”那身穿天子冕服的年輕人說,看向曹昂補充道,“魏太和四年,在你之后三十四年。長伯,我乃曹叡,字元仲。曹丕是我父親。”
袁紹頗為不滿,劍沒有收回到劍鞘中,道“什么叫我死了我怎么死的”
說著又覺得不太對勁,將三個曹家人看了看,指著曹操分析說“他穿著天子冕服,他叫他伯父,他是你兒子,他是你孫子,他稱你太祖”
“好哇曹阿瞞”袁紹劍指曹操,說,“你竟篡漢”
曹操當即發怒,抽劍指向曹昂和曹叡,說“我曹操一心向漢,豈會做出如此謀逆的事情來是哪個不肖子毀我名聲”
曹昂也不太信,仔細打量曹叡,等一個回答。
墻上的火把微微晃動,那端坐著的儒雅男子緩緩站了起來,他仍舊沒有說話,而是走到曹叡面前一直盯著看,像是要確認他說的話究竟是真是假。
最終視線落到紅衣少年身上,似乎無法與自己輔佐之人掛鉤。
眾人才想到還有這男子沒自報家門,便問他是何人。
這么走動兩步路,淡淡衣香可聞。
曹昂認得他,面容與記憶中熟識之人差異不大,相隔年歲應該不久,上前攀談。
曹操與袁紹附耳交談,小聲道“此人是個君子,頗為講究。”
袁紹也點頭,道“清麗雅致,應該也是個世家子弟。”想著幾分變臉,“你兒子認得他,又是文官穿著,不會是你的幫兇吧”
聞言,曹操不悅,什么叫幫兇他可沒干篡逆之事
他哼一聲道“我若有此君子為友”
袁紹斜視嗤笑道“必篡漢”
“胡說”曹操一聽就炸,又偷偷觀察當事人和時間跨度最大知曉事情也最多的曹叡。
曹叡竟心虛移開了視線。
曹操
少年不會猜來猜去,十七歲的曹操直接來到那清雅男子面前,作揖問道“先生如何稱呼”
那人淡淡一笑,同樣作揖,道“潁川荀彧,荀文若。”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