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放下手中東西緩緩站起來,向兩人作揖,道“袁公,明公。”
曹操心里有愧,上前回禮,匆忙道“我已經知曉君之后事,未曾料到會是如此我”
荀彧抬手制止他不必多言,說“明公,天下之事,自擇而無悔。而君如今不過十七,靈帝尚在無董卓之亂,甚至未曾相逢,又何須向我致歉。”
看似是不介意的話語,卻格外疏離。說是疏離,可他稱呼我為明公誒
曹操心里不甘,再次作揖深拜,道“若是如此,待到下一次到什么副本不副本的里,先生可愿同往”
荀彧看著這執著的紅衣少年,眼睛卻像是在看遙遠之方,他微微垂眸,對于漢室,對于他自己而言,其實并沒有太多的選擇。
他淡笑扶起曹操,說“當初我追隨明公,正是因為這赤子之心。如今所見君之決心,寧死不折,遠比那時更為赤誠,彧,愿同往。”
“承蒙先生不棄”曹操大喜。
一旁袁紹不樂意了,立刻來到邊上說“文若先生,明明是我先與你成為好友的,怎又棄我去”
他們游戲結算遠比曹操要早,已經閑聊過一陣,他也聽荀彧說了官渡一戰的明細,也知曉荀彧原本是自家謀士,居然跑去幫曹阿瞞,真是氣不過。
轉念一想好像不對,他和阿瞞如今又不是敵人,干嘛著急把自己摘出去。
他伸手拉住兩人,說“你們與我同往”
三人圍著酒爐坐下,曹操便試探問起二人人物生平解鎖了誰,可以大家互換下情報。
袁紹有些尷尬,支支吾吾道“我我解鎖了你兒子曹丕的,主要是想知道曹叡是不是我孫子。”
曹操頗為無語,指著袁紹道“白白浪費一次機會在這種流言蜚語上合該你官渡敗給我”
袁紹被戳到痛處,嘴硬道“你不是也浪費機會,文若先生人就在這,你不會直接問嗎何況,我也不算浪費,至少確定就是他篡漢的他脅迫漢天子禪讓”
此時曹操收到了系統提示。
曹昂來信父親親啟
信上表達了對父親生還的高興,然后提到自己解鎖了曹丕的人物生平,也從側面知曉了自己死于宛城之戰保護父親,說如果真那樣自己不會后悔,希望父親不必自責。
曹操簡單回信,告訴他不必擔憂,如今不管是誰都還好好活著,并且之后都要好好活著。
然后就把信甩到袁紹臉上,說“子脩也選了曹丕你白白浪費了一次機會”
袁紹被惹惱,拔劍道“曹阿瞞你別欺人太甚挖墻腳的事情還沒和你算賬呢”
同陣營玩家禁止互相攻擊
想到剛才拳打阿瞞的時候就沒提示,于是袁紹扔了佩劍,和曹操扭打起來。
少年意氣風發,卻也有幾分幼稚。
荀彧看著少年的曹操和袁紹,想起自己時間線上才結束的官渡之戰,不禁幾分感慨。
兩少年打得鼻青臉腫終于停了下來,為避免尷尬便問荀彧是查看了誰的生平。
荀彧將手中酒盞緩緩放下,說“諸葛孔明。”
自從在土夫子那邊聽到此人名字和后人的贊頌后,荀彧就記住了諸葛亮的名字,并且毫不猶豫選擇了解鎖此人生平事跡。
他對諸葛亮的了解不多,只知曉諸葛氏是瑯琊士族,東吳那邊有位諸葛瑾和諸葛亮便都是瑯琊士族的,兩人是親兄弟。諸葛亮師承水鏡先生,想必也是有些本事的。
在看了系統的人物生平后,荀彧有一種非常奇怪的感覺,就好像在看另一個自己。
并非指智慧謀略,也不是指匡扶漢室這件事,而是他們都知曉天命,且都在違抗天命。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