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曹操的憤怒,當事人甄宓反而并無太大情緒波動,已經做出賜毒酒的決定,再歹毒的事情也不奇怪。
而袁紹則一臉心疼兒媳婦的表情,仔細想了想,她已經是死過一回的人,不必再牽扯前塵之事讓她傷感,便提議只以伯父稱呼自己和阿瞞就行。
曹操也認同這建議,甄宓心中感激,便應下只以伯父稱呼。
眾人視線落到那倚靠在橋欄桿上之人,他仍有幾分迷蒙,揉了揉發痛的額頭,自言自語道“今后是該少喝些了。”
過了一會,見眾人都在等他自報姓名,笑了笑走到曹操面前,說“在下潁川陽翟人,姓郭名嘉,字奉孝。此年,初平三年。”
曹操袁紹劉備互相看了看,陌生的年號,時間線應該在他們之后。
諸葛亮幫忙講解,說“此年曹公嶄露頭角,荀彧從袁公麾下轉投曹操已有一年。奉孝原本應當也是袁公麾下,于四年后在荀彧引薦下也轉投入曹公。”
曹操大喜“妙,妙,太妙了”
袁紹大怒“為什么我帳下謀士都要跑去阿瞞那邊啊
聞言,郭嘉輕笑一聲,看著曹操說“文若于我亦師亦友,去年聽聞他隨公圖大事,還將志才叫去,我也著實好奇明公是何樣的人物,能讓文若如此盡心。”
他又將此時袁紹打量,這青蔥少年和印象里剛愎自用不聽勸的袁紹可真是對不上號。
袁紹越想越氣,干脆把曹操往邊上拉走,說“此人舉止不羈,言行放浪,依我看還是別認識的好。”
曹操笑著扯開手,便與郭嘉作揖算是認識,還特意又到袁紹面前損笑著說“本初,來來來,我給你介紹,這是我新認識的朋友。”
袁紹給他們一對白眼,懶得搭理。
另一邊的幾人也正閑聊過去將來,劉諶一臉敬仰地盯著劉備。
劉諶出生時,劉備已經死了好多年,他也從未見過劉備這個爺爺,唯一的印象只有昭烈廟的畫像,和人們所描繪的昭烈帝為人。
甚至就連諸葛丞相,他的印象也不深刻,丞相仙逝時,他只有八歲。
但他的骨子里流淌著昭烈帝的血脈,流淌著炎漢的不屈氣節。
劉備和劉諶很談得來,聽他講述劉禪的種種荒唐行徑,諸葛丞相活著的時候就聽信小人之言,但那小人被丞相處置了。在丞相去世后,又聽信小人之言,發展到后來專信宦官黃皓之言,做出一個個昏庸的決策,沉迷享樂,信巫蠱之術。
如何能不滅亡
“唰”抽劍的聲音,劉備再次暴怒,只看人物生平都能怒火中燒,何況親耳聽后人陳述,“桓帝之時宦官亂政,百姓民不聊生,至我當下之時,天子亦是聽信宦官之言,大修宮室賣官鬻爵,餓殍遍地枯骨黃沙你不知以前人為鑒,竟做出如此昏庸無能之事,兵臨城下,為何不死守”
再次被諸葛亮攔住。
劉禪瑟縮了一下,眼神閃躲,說“我我也是為了城中百姓”
“為了百姓”劉備持劍怒道,“既然是為了百姓,君王為何不獻首而降,與國同亡”
“我”劉禪答不上來,總不能說就是自己怕死吧。
大漢死忠曹阿瞞在腦子里繞了好幾繞,突然想到一個問題“不對呀,我兒篡漢,漢室滅亡。如果你是復興漢室稱帝,應該是我曹家向你家投降,怎反過來了”
大漢死忠袁本初也察覺到了問題,看向劉備驚呼道“好家伙,你也篡漢”
漢室宗親大漢死忠劉玄德勃然大怒,說“我豈會篡漢”
聞言,劉禪劉諶空前一致,異口同聲道“先帝是討伐曹賊,繼承漢室遺志”
又被罵曹賊,曹操也惱了,說“為何先稱帝再討賊的曹丕篡漢不錯,卻受漢帝禪讓,是為正統”
這下劉備也忍不了了,怒道“異姓篡逆安敢說是正統”
幾人突然就爭吵起來,自認為最光明磊落的袁紹頗為得意,嘲諷道“可惜我死的早,否則當為后漢之伊尹、霍光,也不會有你們兩個逆賊。”
帶路的村民見這群游客突然就代入角色玩了起來,在一旁認真聽了很久,大概聽出來了劉備劉禪劉諶和曹操,便問袁紹“你是扮的誰”
袁紹瞥一眼村夫,說“汝南袁紹,袁本初。”
“哦”農人說,“啥伊尹霍光呀,袁紹出的臭主意召董卓進京,為消滅宦官勢力血洗皇宮才導致宦官綁架了少帝出逃,第一時間不去救人,在皇宮里濫殺無辜才被董卓占了先機,袁紹他本來也是想欺負皇帝年幼,搞專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