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戰爭,將是變形機甲的天下。――科學家弗蘭克·朗米奇。
公元2218年,人類文明史上遭遇了最嚴重的能源危機,石油枯竭,煤炭挖空,地球上的森林也被大量砍伐。
同時因為過度的開發,地球氣候變得十分惡劣。晚上的溫度有時會降至零下一百度。
不僅如此,由于迫切的需求能源,許多國家建造了大量的核電站,但因環境惡劣和施工不當等問題,導致核能源大量泄露,產生了大面積的核輻射,進而導致各種生物發生了變異。
附近的人變成了僵尸,寵物狗變成了巨狗,老鼠變成了毒鼠,小貓變成了狂貓。
為了抵御變異生物,在2288年,偉大的科學家弗蘭克·朗米奇發明了一種新型的戰斗機甲。
這種機甲由微型核反應堆做為動力源,由駕駛室里的士兵用操縱桿驅動液壓機械四肢,整個軀體的關節采用齒輪咬合裝置,頭部配置了掃描雷達以及探測器等感應裝置。
武器裝備比較先進,近戰小刀、長矛、盾牌,遠程火炮、機槍、狙擊槍,都可以任意拆卸組裝。
戰斗機甲一共可以改變成三種戰斗模式――人形、車形和飛機形。因此,人類把這種戰斗機甲稱為“變形機甲”。
而駕駛這種變形機甲的士兵,則被稱之為“機甲獵人”。
再經過一百多年的潛心研究,變形機甲改造升級之后,各方面的技術不斷成熟,機甲的操作手法由手桿操縱變成觸摸神經元操縱,讓機甲的控制系統和人的大腦建立聯系,產生共感反應,由此人便可操控機器。
而且重要關節使用仿真人體骨骼技術,從而使機甲更加靈活地控制。
武器裝備也更加先進,機槍的子彈由火藥彈變為‘微核子彈’。狙擊槍設置了自動瞄準,火炮改為高能等離子光束、輻射藍激光束等,甚至有些機甲還增加了AI火控系統和自動追擊導彈。
事情總有兩面性,變形機甲雖然厲害,但會對機甲獵人會產生高負荷的傷害。
為了讓機甲獵人的身體適合戰甲,在2360年,華夏醫學界藥劑大師袁世平發明了一種可以改變人體強度的藥劑。
這種藥劑能讓人類的身體變得更加強壯,配合著戰甲,能讓戰斗力更加地持久。
這種藥水被稱之為“人體強化藥水”。
經過幾百年研究升級,變形機甲的功能越來越多樣化,戰斗力不斷提高,人類終于在地球上重新站穩了腳跟。
為了改善地球環境和尋找新能源,幾個經濟強國共同研究出了火星遷移計劃。
該計劃在2418年終于研制成功,但開發出來的火星殖民地不足以提供地球上一百多億人口的全部遷移。
因此,只有十億人口買了船票,登上了開往火星的宇宙飛船。
剩余的九十億人為了繼續生存下去,不得不和各種變異生物展開激戰,并在無核輻射的區域建立起鋼鐵城堡以抵御變異體的入侵。
在2518年,地球上建立起了以華夏、美尼、白鵝、落日、法拉、英頓、希特七個超大的鋼鐵城堡和二十多個小的鋼鐵城堡。
而七個超大的鋼鐵城堡中也逐漸分出了三大群體。
一,自由聯邦:以崇尚自由國度的華夏、白鵝、英頓、法拉以及一些小城堡組成的自由聯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