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下來每頓只有小小一碗,但這是桃夭獨有。不是劉氏不想準備更多,而是村里的雞只有那幾只,價錢倒是其次,得留一些給她坐月子吃。
此時劉氏看見那碗黃燦燦的湯,愈發惱怒,直接將湯送到兒子手邊“喝”
在孫子面前,兒子得退一步。但在別人的孩子面前,憑什么讓兒子受委屈
顧秋實沒有吃獨食,而是跟劉氏分吃了那碗湯,他看向淚眼婆娑的桃夭,問“從我將你撿回來的那天起,我們母子沒有虧待過你吧”
桃夭不明白他的意思,點了點頭,泣聲道“古大哥,我是有苦衷的,你聽我解釋。”
顧秋實抬手“我不想聽你的那些故事,回頭你生完孩子,要是不能離開村里,就自己找個地方住。畢竟我還年輕,不能因為你一輩子不娶。”
接下來兩天,桃夭每每遇到母子倆,都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可是母子倆誰也沒耐心聽她吞吞吐吐胡編亂造。
兩日后的夜里,顧秋實正在熟睡,忽然被女子尖銳的哭喊聲吵醒。他翻身出門,就看見桃夭坐在院子里,渾身都在發抖“古大哥,快,我好像要生了。”
上輩子古啟華抱著她回房去生孩子,更是從頭走到尾。畢竟兩人雖然沒有親密過,可即將做夫妻,再加上醫者眼中男女之別沒那么重,古啟華認為沒有避諱的必要。
如今嘛,顧秋實壓根沒有上前,扯著嗓門喊鄰居大娘來幫忙。
村里人沒有專門接生的穩婆,女人生孩子多半都是婆婆守在旁邊。只有難產了才會找古啟華出面。
桃夭這一胎養得好,有古啟華這個大夫在,孩子康健,還不難生。到天光破曉時,院子里響起了一聲嬰兒嘹亮的啼哭。
家里添丁,算是大喜事,村里眾人紛紛上門賀喜。也有大娘勸劉氏趕緊給二人成親,劉氏趁著這個機會說了桃夭腹中孩子的身世。
“她壓根就沒想嫁給我們家啟華,都已經說清楚了,她過完了月子,就會搬出去。”
孩子都生了,眾人對這樣的真相都挺驚訝,又不明白為何古家母子以前從來不說。
劉氏沒隱瞞,將自己被桃夭誤導了的事說了一遍,末了還打嘴“怪我。啟華聽從父母之命,認為桃夭是我挑中的兒媳,他想著桃夭流落到此應該也不會走,便認下了這門親事。天地良心,我是真的以為啟華占了人家便宜,還坐了孩子才提的親事。最可恨的是桃夭,她居然故意誤導,也不澄清,還接了我的鐲子”
然后,桃夭就發現,所有人看她的臉色都不對了。
她知道自己理虧,也不解釋,只做出一副委屈模樣。
半個月后,村里來了生人,為首是一個三十多歲的婦人,只看穿著,就知其富貴。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