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晚風依舊是不為所動“他也不是我弟弟,他姓宋,我姓顧。”
宋青山神不改色,目不轉睛地看著他“可是你弟弟一直記著你這個哥哥,也一直記得你想去見人外人,看山外山。”
顧晚風猛然咬緊了牙關,再度將目光投向了窗外,眼前浮現出的卻是那一間他再熟悉不過的山間小院。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他從小到大,過的都是陶淵明中詩中的日子,然而與陶淵明詩中所描述的不同的是,他抬頭閉眼,皆盡是山。
七歲那天的冬天,山中又一次下了雪,他只穿著一件單衣站在院前的紅泥大水缸上,高高地仰著下巴,望著北方的崇山峻嶺,一手掐腰一手指著它們,豪情萬丈地說“等我長大了,一定要翻過那群山。”
雙胞胎弟弟阿臨站在他背后的小院里。自幼身體孱弱的阿臨足足比他小了一圈。大雪之中,小小的阿臨裹著厚厚的棉襖,眼巴巴地望著站在水缸上的他,不解又困惑地問他“哥,你為啥要翻山我一點也不想翻過那座山,我只想守著咱爸媽和咱家的刀。”
他滿含憧憬與向往地回答“因為我要去見人外人,去看山外山”
“但是如果你走了的話,我一定會難過的。”就好像他以后真的會走似的,阿臨忽然就傷心了起來,一雙小手插在厚棉襖的口袋里,垂眸低頭,憋著小嘴巴沉默了許久。
正當他準備安慰他時,阿臨卻在突然間抬起了腦袋,一雙黑亮的眼睛瞪得溜圓,急切又滿含期許地對他說“哥,如果你一定要翻過那座山的話,可不可以帶上我和爸媽這樣我們就可以不分開了,哦對了,到時候我還想背上咱家的刀”
阿臨的心愿一直很小,只想一直守著家人和家里的那把刀。
比起他來說,阿臨其實更適合傳承顧家刀,因為阿臨生來愛刀,不喜人際交往與人情世故,而他卻對刀毫無興趣,他只想翻過那座山,去見人外人,去看山外山。
然而命不由人定,最后離開家的卻是愛刀的阿臨,而留在山中守刀的卻是想要去看遍大千世界的他。
那場雪也是他們兄弟倆共同經歷的最后一場雪。
至今為止,他已經將近十年沒見過自己的弟弟了。
其實他也一直記得阿臨,卻無論如何都無法面對自己的內心“我早就不記得他了。”
宋青山不置可否,只是說“無論如何,你都不能怨到你弟弟身上。我和你們的母親也不想讓你們終其一生求而不得,但是我們信念不同,她放不下江湖之遠,我拋卻不了廟堂之高,所以我們不得不分開,阿臨也只能跟我走,因為阿臨的身體不好,尋遍百醫,唯有錢可續命,而顧家刀,也只能由身體好的傳人去繼承。”
“知道了,你有錢。”顧晚風直接打開了車門,頭也不回地下了車,用力地甩上了車門。
隔著一層車窗,宋青山擔憂又無奈地望著顧晚風漸行漸遠的背影,再一次地想到了接他來東輔的前一晚顧與堤那雙充滿了焦慮與憂愁的眼睛“顧家鍛刀法,一鍛身、二鍛心、鍛刀,循序漸進缺一不可,但是晚風他、一直鍛不好自己的心。”,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