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袤的田地連在一起,偶有樹林村郭,瞧著便令人非常舒爽。
鋪天蓋地的黃豆,秧子已經發黃了,農人正在地里,用石鐮在收割,一片忙碌之景。
和往常不同的是,地頭有兵卒銳士把守,那態度堪稱嚴陣以待。
天色剛蒙蒙亮,農人便已經起床來地里干活了,待兩人趕到時,地里已經整整齊齊的碼著收割好的菽。
蘇檀看著,心中便生出許多感慨來。
當你腳踏實地,真切去了解黔首的生活,就會發現,地里的收成關乎來年一家人的口糧,容不得不鄭重對待。
“看著好像還不錯。”雖然還看不出具體收成,但是能看出農人臉上洋溢的笑容,那絕對是收成好高興的。
因為收成不僅要看時令,還要看農人各自的技術。
什么時候薅草,什么時候育苗,都極有講究,此番請的都是十里八鄉推出來最會種地的黔首。
并且有農家在一旁指導,就為了萬無一失。
甚至這施肥的人,和種地的人,并不是一波。
大家都知道這片莊稼地里,一半施肥了,一半沒有施肥,剛開始都看不出來具體是哪,但是很快眾人就能察覺出來了。
有肥的莊稼地,從幼苗時期就壯實些。
而沒有農家肥的莊稼,從頭到尾就要弱些。
有經驗的農人一眼就能看出來區別,兩塊地放在一起的對比實在是慘烈極了。
甚至有的一家地也被橫著截成了兩段,就為了公平驗看。
蘇檀和嬴政并肩立在地頭,看著那忙活的場景,不由得欣慰的笑了起來。
光是看著,心里就有數了。
怪不得農家那群人都不慌不忙的,絲毫不以為意。
但最終結論,還是當好生的稱過才是。
蘇檀看著農人手中的石鐮,有些苦惱的皺起眉頭,時下鐵器比較脆,用下就卷刃了,而青銅器名貴,鮮少有人舍得買,寧愿在地里多干會兒活。
這樣想著,他就覺得,現在有了媒、冶鐵,慢慢的農具還是要以鐵器為主。
但這個時候的鐵器是管制用品。
和后世的木倉是一樣的。
有點難辦。
蘇檀轉身看向一旁的嬴政,就見他上前剝了一粒菽,看著那圓鼓鼓的顆粒,眉眼都柔和許多。
那表情一看就知道他非常滿意。
“稱重咯”
隨著管事的一聲呼喊,農人頓時沸騰起來,先前那一臭十里地的農家肥弄出來,眾人都有些將信將疑,不知這是否可行。
但是現在到了驗證成果的時候,焉能不叫人心中激動非常。
就連蘇檀也握著小拳頭,一臉認真地盯著看。
這時候種子比較濕,且還有秧苗在,就算稱重,出來的比例也不準確。
可農人要的不是準確,只要比不加農家肥好,他們就心滿意足了。
蘇檀拽了拽嬴政的袖子,
在對方垂眸望過來時,
呲著小米牙軟乎乎的笑“阿父抱抱,看不見了。”
農人一忙起來,這黃豆秧子和人齊飛,他這小短腿就有些不夠使了。
“成。”嬴身將他抱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