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檀見大家手中都拿著路引,好奇地多打量兩眼,就聽一旁的老人道“你怎么不拿路引,沒有路引是進不去城門的,還會被抓起來。”
現在雖然說六國打了敗仗,但是刺殺反抗者層出不窮。
老人的目光頓時警惕了很多,他們方才在探聽民生,可別是奸細。
蘇檀看著他那戒備的眼神,不由得搖頭失笑,回神讓嬴政抱著他,這才笑瞇瞇道“我們有路引的。”
老人看著他手中的路引,狐疑地多看了兩眼,再想問什么,就不給說了。
蘇檀不由得搖頭失笑,看向一旁的嬴政,眉眼彎彎“看看,還挺護著的。”
知道護,就是有認同感,就挺好的。
嬴政漫不經心地點頭,溫聲道“進城吧。”
二人不再排隊,拿出令牌,直接入城了。
身后的老人
蘇檀回城之后,看著咸陽城中大變樣的樣子,不由得笑了,以日新月異來形容,倒也極好的。
“六十萬豪強要遷至咸陽城,近來銳士在城中巡邏,可有異常發生”
嬴政搖頭,在最開始攻打六國,扶蘇一直說等到一統六國后怎么辦,故而一直在探討等一統六國后,怎么穩固政治。
將六國豪強遷入咸陽城,以喚醒枯萎的經濟。
咸陽城中,到處都是新建的房屋,可以買賣可以租賃,遷來的人,和當地混居,這樣過些年,就再也扯不清誰是本地誰是遷來的了。
這樣提升一下歸屬感。
讓地方上,也沒有那么難以管理。
現在在吵的主要是郡縣制和分封制,李斯主張郡縣制,而儒生主張分封制。
嬴政看著街頭上行人如織,他便笑著問“那你覺得郡縣制好還是分封制好。”
這也關系著蘇檀往后的福利,他便問一句。
百花盛開,隱隱有花的香味傳來。
蘇檀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聞著花香味,這才緩緩道“我主張分封制和郡縣制一起,大概想法是,分封制分的是榮譽,比如階梯俸祿,誰的俸祿高些,誰的俸祿少些。”
“并不是如夏商周一樣,分封諸侯國。”
不管是諸侯國還是藩王,最終都難免走向同樣的結局。
“而郡縣制還按著李斯的想法來,你看如何”
嬴政挑眉,聞言不由得若有所思,眸中異彩連連,這樣一說,確實不錯,他更傾向于郡縣制,但是以公子扶蘇的說法,確實能少了許多口舌是非。
“不錯,就按你說的來,到時候再詳細制定規則。”
蘇檀點點頭。
“什么諸侯王也可以如此,特意設置出等級來冊封,可世襲可不世襲之類,全看你制定,有的人看不上,總有人喜歡安穩看得上。”
兩人一路走,一邊慢慢地聊著天。
等回章臺宮后,兩人又忙起來。
嬴政和
朝臣一直商議國事,如今百廢待興,有太多需要制定的規則,都需要認真仔細地去考量。
蘇檀在一旁聽著,不時發表一下自己的意見。
“寡人德兼三皇,功過五帝,取其中皇帝二字作為稱號。”嬴政低聲道。
蘇檀聽著,不由得搖頭失笑,最后還是出來了始皇帝,他始皇爹的心思,從來都沒有改變,還挺好的。
“扶蘇以為如何”
“極好。”
兩人一問一答,一旁的李斯聽著,只低聲道“那分封制”
他獨木難支。
蘇檀向著一旁的荀子躬身作揖,低聲道“師父以為如何”
荀子點頭。
眾人對郡縣制都沒有什么意見,畢竟分封制已經板上釘釘的有錯誤了。
朝堂上的吵吵嚷嚷,對扶蘇來說,都不算什么,他正在琢磨,怎么把劉邦給弄來,雖然呂雉年幼,但劉邦如今已經三十多歲,近四十的男人了。
可以愉快拉磨了。
然而
易水邊。
芳草連天,夕陽西下。
有個身形高大的男人正在擊筑,眸中盡是不舍,他身邊的男人合著節拍,高聲唱著“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