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下個世紀的艦娘游戲,應該是中美兩個大陣營,其他的都是弟弟。
也是因為這一次了解,我發現了很多,以前自己一直沒有注意到的東西。
有些數據是顛覆性的。
大家都知道,中國的GDP距離美國有相當一段距離,這是一個共識。
但是美國的GDP中,服務業GDP占了80%的比重,比中國的GDP總量都要高,其中房地產GDP更是中國三倍。
中國工業產值,就是單純的第二產業,生產制造能力,在2008年就已經超過了美國,成為世界第一。
到2017年,中國工業產值,已經是美國的1.3倍,是除去美國之外,所有國家之和。
到2025年,中國的工業生產能力,將超過包括美國在內的所有國家之和,占整個世界的一半。
世界上只有兩個國家,中國和外國。
2025,中國將超過外國,這也是為什么美國要死命的堵你的2025。
19世紀,是英國的,
20世紀,是美國的,
21世紀,將是中國的。
當今中國的狀況,與100年前的美國高度一致。
貿易戰的初步結果大家已經看到了,沒卵用。
美國進口公司,為了防止關稅繼續上升,都加大了對中國商品的進口,這是她們在“囤貨”。
所以很多做外貿的人發現,貿易戰,不但沒有讓出口降低,反而上升了。
你要是生產能力比別人強,你當然可以用這種方式擠兌對方。
但是你本身弱的話,你本身更加需要對方產品的話,只能起到反效果。
想要美國重新偉大,正是說明,他們已經不偉大了。
要讓工業回歸美國,正是說明,美國制造業不行了。
美國現在對中國的阻擊,也已經是最后一擊了,貿易戰失敗,肯定還會想別的辦法,所以今年局勢會格外緊張。
不過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這里不細說,大家其實都明白,戰爭大概率是打不起來的。
我們也不想打仗,因為不打仗,才是對我們最有利的。
但是不打仗,不代表不準備打仗。
要讓你的對手,數數你有四代機多少架、三代機多少架,航母戰斗群多少,盾艦多少艘,核潛艇多少艘,你每年還能建造多少艘!
讓他算算,要拼掉這些武器,他需要消耗多少武器,多少資產,需要傷亡多少人命,需要毀掉多少設施。
要讓他只要一計算,就覺得頭皮發麻,就覺得耗不起,就覺得還是談吧,錢的事情都可以談,命沒了就什么都沒了。
這才是目的。
最后。
我們經常聽到自己和國外幾十年的這種說法,但是我覺得,這是一個很不準確的說法。
應該用有沒有代差,差幾代,這樣的說法。
因為我們都知道,我們在很多方面,和目前國際最先進有很大的差距。
但是我們同樣知道,中國目前是一個全方位的上升期,處于全方位彌合差距的時代。
大家在最近十幾年,未來幾十年,會經常看到,各行各業出現各種達到世界一流水平,超越一流水平的信息。
這都是可以預料的。
這是屬于我們的大時代,我們可以預料可期的未來,我們能夠擁有什么。
我們是全世界唯一一個,和美國的差距正在不斷減少,和其他國家差距不斷拉大的國家。
美國曾經走過的路,是我們的前車之鑒。
而對于對海軍有興趣的人而言,中國現在,是一個最好的時代。
最好的時代,不是自己很強大,而是我們都知道,我們即將強大。
我們可以懷著美好的期待去去等待,等待即將到來的驚喜。
等待下一個過氣網紅。
這種持續性的,從無到有的喜悅,不是每個國家,每個時代的人,都有機會體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