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20的設計目標,應該是從江南出發,巡航關島和第二島鏈,從東北出發,覆蓋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島。
通過在第二島鏈附近空中加油,能夠打擊夏威夷,再配合末端空射導彈,能夠打擊美國本土。
和戰略導彈一樣,因為國家的地緣劣勢,所以對于射程要求高于其他國家,戰略轟炸機的航程,也承受著高于其他國家的設計要求。
再加上在戰略目標國附近沒有可用機場,戰略打擊之后必須返回,所以空中加油是必須要考慮的。
沐風盯著轟炸機的信息看了一會兒,思考了一下自己的需求,再次開了一個科研方案。
轟20這種設備,本來就一直是有需求,但是沒有剛需的,所以以前都一直沒有去專門去研發。
而現在既然已經有了,雖然沒有大規模的正面戰場需要了,但是以后小規模的戰斗還是會有,所以還是盡可能的最大化的利用起來吧。
首先和F35一樣,根據艦娘世界的戰場模式,按照殲20系列上的設計經驗,對轟20進行本地化的調整。
然后利用這個世界的材料技術,對發動機進行整體的優化升級,進一步提高推力和可靠性。
因為轟20本來就是自己體系內的產品,而且用的電子設備都是最新的。
所以她的雷達航電相關的內置設備,都不用和安124和F35那樣大面積的更換。
自己只要像升級電腦一樣,升級一下少數硬件,重新寫入自己的控制系統就可以了。
最后再結合前面的這些調整,整體修繕一下機體的外形。
這樣一系列的調整之后,轟20的空重得到了進一步的降低,而最大起飛重量提升到了180噸。
這樣以來,正常情況下,可以將內置燃油容量最高提升到了108噸,或者將最大彈藥容量提升到44噸。
如果選擇增加燃油,那么使用內置燃油的最大航程可以提升到14000公里。
最后,沐風把轟20的彈倉改造成模塊化的,針對不同的用途,設計多個不同的彈倉模塊。
第一種是戰略轟炸彈倉,主要是讓她能夠適應自己在這個世界開發的各種炸彈、導彈、核彈。
第二種是內置燃油艙,加上空中加油功能的配套控制系統和相關設備,換上這個模塊之后,轟20將化身隱身加油機,最多能夠搭載140噸航空燃油。
為殲20系列、鶻鷹、F35這些隱身戰斗機空中加油,解決戰斗機隱身,但是加油機不隱身的問題。
在實際的作戰任務中,可以一部分擔任伙伴加油機,伴隨飛行一段時間之后,給同伴加油,然后返回。
第三種是運輸機艙模塊,換上之后,將變成中型隱身遠程運輸機。
這個運輸機不是為了運輸貨物,而是用來遠程空投艦娘,或者作為長途旅行的高級客機。
所以,這個機艙模塊中,一部分空間用來裝額外燃油,進一步提高航程,一部分空間用來搭乘人員。
因為前面的優化改造,最大航程已經提升,再加上這部分的燃油,最終航程達到了16000公里。
再加上,沐風現在已經有了安124,也改造成了大型空中加油機,以后從西方群島前往北方群島,可以選擇乘坐轟20特別客運版。
中途不再需要降落補給,經過一次空中加油之后,就能夠直接抵達目的地。
第四種是預警機模塊,轟20的戰略轟炸機體型,加上共型雷達技術,讓她能夠裝載陸基大型預警機所需的相關設備,而航程和滯空時間,比運20改造的空警3000更長。
不管以后的實戰烈度能不能用到她們,她們都將以這個時代的代表被記錄下來,寫進文明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