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的發展、毀滅,不斷的循環,慢慢到達了頂峰,然后開始逐漸的消退,慢慢的冷卻下來。
宇宙中到處都是熄滅、破碎的恒星,枯萎、蒸發的黑洞,像是一個被采掘一空的礦場。
一直靜靜旁觀的她,看慣了熱鬧的宇宙,在安靜下來的宇宙空間有些不適應。
再也找不到精彩燦爛的文明,于是她決定自己創造。
將自己的身體拆分,變成一個個體型較小,但是行動靈敏,思維活躍的個體。
不過即便是拆分了,她仍然只有一個意識。
所有的個體,都是整體的一個器官,一個能量供應站,一個數據存儲中心,一個思維活動節點。
所有的節點刻意獨立活動,但是連接起來之后,就又是一個整體的生命。
她把自己改造成了一個“分布式”的生命。
她從自己的記憶中,找到曾經看到過的超級文明使用過的科技,發展建設自己的文明。
較小的靈活個體負責指揮,較大的個體具體操作,在全宇宙范圍“撿垃圾”。
搜集星體的殘骸,堆積在一起,手搓恒星,搭建星系。
自己就是一個種群,就是一個國家,就是一個文明,沒有人跟自己競爭。
整個宇宙的“垃圾”都是自己的。
她們的科技起點很高,一開始就是質能轉化,而且一直在持續增長。
但是,由于自己這個種群的天性,她的科技進步速度異常緩慢。
而且作為一個宇宙早期誕生的,熵級相當低的超級能量場生命,在后中后期的宇宙中生活,日常活動的能量消耗都是非常巨大的。
隨著宇宙的熵越來越高,維持本體的低熵級需要消耗的能量也就越來越高。
類似于房間里面的垃圾越來越多,而且無法扔出去,人能夠活動的范圍就越來越小,而且越來越吃力。
當她能夠隨意操控空間的時候,這個宇宙的最終末日也逐漸臨近。
質量幾乎消耗殆盡,整個空間一片虛無,已經沒有垃圾可以撿了。
她操控空間,從全宇宙范圍搜刮剩余的質量,返回自己的建造的星系使用。
但是搜刮一點就少一點。
她慢慢意識到,質量即將徹底用光,這個宇宙即將徹底死亡。
自己辛苦建立的文明,也終將隨宇宙一起永遠沉寂。
她開始后悔,如果從一誕生,就開始創造文明,可能現在就能夠完成跨宇宙航行,或者創造新的宇宙了,就不需要為這樣的事情所困擾。
她們不甘心,她本能的尋找解決辦法。
明確的思路有兩條,一是嘗試從無到有的創造質量,二是嘗試尋找其他的宇宙,然后完成跨宇宙航行。
創造質量,在某種程度上等于創造宇宙,這是屬于神之領域的科技,在理論上已經有了一些眉目。
但是,也僅僅是有了一些眉目了而已。
在儲備能量耗盡之前,這條路走到了重啟現有宇宙這個階段性成果的門檻上。
另一條路,穿梭宇宙,前提是確定其他的宇宙存在,找到一個現有的宇宙,然后找到跨宇宙航行的方法。
之前的研究中,她對宇宙外部的形態,已經在有了一些不太確定的認識。
沒有時間尋找更穩妥的方法,她只能盡可能利用現有的技術,用隨機的方式向外宇宙外拋擲時空錨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