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先柱“水干部,我們都老了,住什么都行。”
楊蘭花“水干部,你看我們適合什么,就弄什么。”
水瑯想了想,提起凳子搬到老夫妻面前坐下,后面負責記錄整理的林厚彬與柳德華也跟了過來。
“陳大伯,楊阿姨,你看你們家,正好就是挨著小區外墻,底樓還有一個天井,早些年不能養花弄草,現在不一樣了,你們有沒有這方面的愛好”
一聽水瑯這么說,老夫妻愣了愣,面上出現一絲回憶。
水瑯沒有打擾兩人,現場幾百名居民也都沒有出聲。
陳先柱慢慢道“其實要說想法,我從小是在村里長大,一眼望過去都是野樹,每天早上那些野鳥嘰嘰喳喳的叫,以前覺得吵鬧,現在越老越想念那份熱鬧。”
“除了鳥,還有草里圍墻上爬著的蝸牛,那些魚啊,雞鴨啊,看著它們從小養到大,那個過程真讓人懷念。”楊蘭花眼里出現黯然,“城里是不可能看到這些,水干部,我們就是聽到你的話,想起了以前的事,都回不去了,你聽聽就行了。”
水瑯笑著在平面戶型圖上勾畫著,“陳大伯和楊阿姨,是很喜歡原生態有生命力的東西是嗎”
“生命力”陳先柱再次一怔,“是啊,這個詞好啊,就是生命力,我們都老了,想熱鬧一些,看看有生命力的小樹小鳥小動物,城里不給養,就只能想想了。”
水瑯勾畫完天井,筆尖停留在房屋內部,“對房間客廳有什么要求嗎”
老夫妻倆沒有什么概念,“房子就是堆東西放東西睡覺吃飯,能裝下這些東西就好了。”
“陽光有要求嗎”
“陽光對對,陽光多最好,我們住底樓,挨著蘇州河,比較潮濕,更需要曬太陽了,水干部,你真細心,你不說我都忘了。”
水瑯笑著道“行,那么我們接著問下一戶。”
有了老夫妻倆的例子,接連又問了幾戶,在這種環境下,大家腦海里不斷冒出來心底曾經有過的渴望與幻想,看出水瑯真的是一戶一方案,很有耐心,一點都不嫌煩,大著膽子說出自己家里想要的東西。
大多數人想要的都很簡單。
能有一張單人床,能有一個獨立衛生間,能有木地板,或者能擁有一個帶全身鏡子的衣柜等等。
有孩子的更多是為孩子著想。
“水干部,我們家孩子多,最大的已經十二歲了,懂事了,不能再擠到一起住,我就想能有個隔間,男孩女孩分開住。”
一名婦女在水瑯的引導下,把對家的想法都說出來,“另外孩子他爸,得虧你的幫助,終于能跟著師傅學木工去了,現在每天都趴在床上畫圖寫字,他就喜歡
寫字,你看能不能在我們家給他弄個擺單獨書桌的地方,對了,我們能不能也弄個木地板這樣父母來了,就可以直接睡地下了,席子都不用鋪了,以前來席子都沒地方放。”
“你說的我都記下來了。”水瑯在圖上標注完,抬頭看著婦女,“小紫媽,那你自己呢有什么想法”
婦女一愣,好半天緩不過神,越想眼神迷茫,“剛才說的,都是我的想法啊。”
水瑯將筆放下,“都叫你小紫媽,我記得,你的名字是,吳秀珍”
乍然聽到自己名字,婦女再次一愣,“對,是叫吳秀珍。”
“吳秀珍對自己的家沒有什么想法,或者夢想嗎”
水瑯說完,在場不少婦女全都跟著小紫媽愣住。
因為她們準備說的也都是這些,孩子,丈夫,父母
腦子里壓根沒想過自己需要什么。
這個家好像處處離不開她,處處都跟她有關系,但硬要找,好像又找不出來幾個完完全全屬于她個人的東西。
“我”吳秀珍想了半天,“我其實喜歡做飯,只要是跟做飯有關的鍋啊,爐子啊,勺子啊,盆啊,我都感興趣,以前國營點心店招臨時工,我去干活,每天就盯著人家的大烤箱看,我最喜歡做吃的,我們兩人掙點錢全花在吃的上了,雖然也沒什么可吃的。”
“小紫媽這方面就是可以,野菜餅,她都能變著法的做出好吃的口味。”
“是,她是我們這里燒飯最好的,以前換完白面,我們最多也就知道做個白饅頭,烙個餅,她就知道往白面里打一個雞蛋,再放一小勺豬油,哎,就加這么一點點,面就不一樣了,發出來的面,別提多香多好吃了。”
水瑯繼續拿起筆,“那么你肯定對廚房很有想法你們家的設計理念,就能以秀珍廚房為基礎去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