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輸巧抬起頭,想要忍住眼淚。
匠學院的出路在哪里,公輸巧原以為只是掌握與傳承古法,將匠人的學問、技巧、經驗編纂成冊,世世代代傳下去。
可有一天,朱允炆來到自己身邊,告訴自己錯了,匠學院的出路不是過去,不是現在,也不是重復的傳承,而是創新,是開辟未來,是走一條前人沒有走過的路。
荒唐
前輩們什么路沒走過,什么沒研究過
可最終證明,荒唐的是自己。
朱允炆說,匠人該研究的,不是簡單的器具,而是能量。
弓箭,以力拉弓弦,以弓弦催箭,是動能釋放出的能量,射箭于百步之外。火藥,以爆炸帶來的沖擊作為動能,殺敵于千步之外。
人抬腳是能量,落足也是能量,一切運動都存在著能量。能量,蘊含著神秘的規律,是匠人應該窮盡一生研究的終極秘密。
公輸巧嘴角動了動,當初的自己不信這些啊,看不見,摸不著,你就給我說能量還說什么守恒不守恒,有證據嗎
證據,這就是證據啊。
蒸汽機
朱允炆講解過蒸汽機的原理,一句話概括,那就是將蒸汽的能量轉換為機械動能,不需要人一直控制,它可以自己運動,完成上下的亦或是左右的往復動作,以代替人力。
從不理解,到理解,自己的認識似乎被徹底打開了,這個世界不是自己最初想的那么簡單,它本身就有著無盡的秘密。
公輸巧為能參與蒸汽機制造而驕傲,為自我的改變而驕傲
王賓不理解,眼前不就是一個古怪的鐵架子,這算什么,又不能救死扶傷,值得保密
古樸也看不懂,這玩意似乎很重啊,純鋼鐵打造,怎么看也不像是盔甲,應該不是兵器吧莫不是火器可這里似乎也沒有發射火藥的炮筒啊,哪里是藥室,哪里點火,哪里
數學院的馬哈麻忍不住測算了下高度,又測算了下寬度,正準備仔細量量,內部體積幾多,用料多少,成本多少時,接替方孝孺成為儒學院長的董倫發問「皇上,這是何物」
朱允炆看了看董倫與其他院長,退后兩步,道「公輸院長,可準備妥當,給他們展示一二」
公輸巧肅然答應「只等皇命」
「那就開始吧。」
朱允炆沉聲。
公輸巧看向自己的得意弟子周昌、張舉、王黔,三人分工明確,周昌將一車煤炭推了過來,張舉提來了三桶水,王黔待在蒸汽機旁操作著閥門。
王賓、董倫等人很好奇,看著張舉將水注入水箱,看著周昌踩著鍋爐的底部,鍋爐底部竟打開來,周昌在里面點了火,引燃了一些木柴,然后將煤炭碎塊鏟到了鍋爐的底部,看著煤炭著了起來,便開始調整風口
動作流暢,配合緊密。
所有人都凝眸看著,整個空間安靜下來,似乎耳邊只有三人忙碌的聲音,還有火燃燒的聲音。
公輸巧、陶增光等人走過來檢查,確定沒有出現漏水與松動等問題,煤炭在燃燒,眾人在等待,朱允炆有些緊張。
時間一點點過去,除了公輸巧時不時摸下鍋爐外壁外,沒有任何人在走動,都在看著這鐵架子到底有什么神秘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