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夫人才要問,扭頭就看見后面那人手里提著的紅燈籠,正踩著梯子要往內門屋檐下掛,然后再轉過來看看秦放鶴,也跟著笑了。
還真挺像。
秦放鶴““
喂
痛痛快快笑了一回,姜夫人又親自挑了一件石青色的箭袖罩袍與他,“嗯,這么一壓,穩中有雅,不錯。“
秦放鶴自己也對著鏡子看了。
石青色沉穩,但多少有些老氣,若只這一個色,活像小孩兒偷穿了大人衣裳,死氣沉沉的。可這么一搭,胸口和下擺隱約露出幾絲紅線,又似荒野間的一把艷火,瞬間躍動起來,反倒顯得雅致了。
不得不說,色彩搭配確實是一門大學問。
他還有得學。
傍晚汪扶風回來見了,也覺得好。
哎,這孩子腦子好使,關鍵是又俊,帶出去太有面子了。
“便在這里過年,”他說,“過了年,你也跟著我出去見見人。”
上層社交門檻頗高,便是出身世家,也需有長輩做引路人。
而秦放鶴的引路人,就是汪扶風。
再有兩日便放假了,朝臣們雖然忙,但也算干勁十足,都想著搶在年前把事情忙完,好安心過大年。
汪扶風這幾日的興致特別高,每日上下朝路上,都要拉著自家師兄絮叨,說他徒弟怎么怎么好,昨兒學了什么,今兒又學了什么。
又名為抱怨,實為炫耀地說那孩子怎么跟別的不一樣,不哭不鬧不愛玩,就愛學習
莊隱“”
人言否
一開始吧,莊隱確實為他高興,自家師弟也老大不小了,兒子只有一個,天分挺好,但不是頂好,已經夠可憐的了。如今好歹有了傳承,自然是喜事。
可他娘的喜事也架不住一天三遍的說
煩死了,真的煩死了,耳朵都要起繭子了
他這么喜
歡上朝議事的人,現在每天早上睜開眼,耳邊都會自動回響起汪扶風的唧唧呱呱
“師兄,你師侄大有長進”
“師兄,我那小徒弟今兒才寫了篇文章,我念給你聽”
“師兄,子歸昨兒論了一回政,見解獨到,實在非凡,你我在他這個年紀時可差得遠啦”
“師兄”
莊隱,字逸仙,素以多見聞、好涵養聞名,但愣是被汪扶風鬧得跑去老師跟前告狀。
他還就奇怪了,那混帳怎么就走了狗屎運,收了那么個好的苗子
鄉試過后,各地都會用心挑選十來篇出色文章報到禮部,由禮部上呈御覽。
待陛下看過之后,再發回來,由朝廷出資刊刻成冊,以供文武百官并地方衙門品鑒、收錄。
故而秦放鶴的文章和考卷,莊隱也看過,確實是好,遠超實際年齡的好。
甚至以他為官多年的眼光來看,若非年紀小,就這么直接扔到地方上做官,也差不到哪兒去。
內秀也就罷了,那小子竟然還聽話,不惹事
不惹事啊
十來歲的男孩兒,一朝得勢,他竟然不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