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放鶴老早就想回報汪扶風和姜夫人,奈何看遍全身,也只一點廚藝還拿得出手,能算個新奇。
可巧年夜飯近在咫尺,便決定摻一腳。
夫妻二人均是江南人士,飲食偏甜口,喜食魚蝦,紅燒肉和糖醋蝦仁就很好。
讀書人為別人做菜,落在世人眼中委實不大體面,便如當年縣學時,分明是秦放鶴自己想吃,順帶著分與眾人,也曾引發轟動,被好些人私下里說離經叛道。
但要分給誰做。
就好比漢代劉向的列女傳中,老萊子七十多歲了,若穿著彩衣去外頭裝癡扮傻,自然不成體統。但他如此引父母開懷大笑,便是孝道,可傳萬世。
得知秦放鶴要下廚,可把汪府的廚子嚇壞了。
素日也不是沒有主家“親自下廚”的,但所謂的親自,也不過是親自來廚房,然后搬個椅子在旁邊坐著,廚子們做,主子在旁指著說幾句罷了。
但凡有最后鏟一勺菜、端一下盤子的,可謂感天動地。
拒絕又不敢,讓做又不放心,廚房管事和紅案廚子只好亦步亦趨跟在后頭,生怕有什么閃失。
這可是老爺的嫡傳弟子,跟少爺也不差什么,萬一有個好歹
秦放鶴笑著安撫一回,收效甚微,索性不加理會,專心做起菜來。
汪府廚房的食材可比尋常市面上的好多了,五花肉,那是真的五花,紅白相間層層疊疊,非常漂亮。
秦放鶴熟練地將豬肉切成小塊。
想著姜夫人素日最講究禮儀,便切得格外小了些,大約筷子一分為二后便可一口吞下。
再小,就容易散了。
汪扶風和姜夫人不喜見蔥姜調味,但做菜時,非有不可,故而秦放鶴爆鍋取味后,便立刻用小漏勺將殘渣撈了出來。
之后轉移到砂煲內小火慢燜時,也是將新的調味品統一裝入粗紗布袋內,待到做好后再提出來。
眼見他動作熟練,分明是經常做的樣子,廚房管事和那紅案廚子高高懸著的心才放下來,又問可有他們能幫忙的么。
主子忙活,下人閑著,天下可沒有這樣的道理。
紅燒肉費時,秦放鶴就讓他們找個打雜的幫忙看著,又叫挑了些肥碩鮮嫩的蝦子出來。
那二人有了活兒,活像得了寶貝似的,歡歡喜喜去忙。
素日汪扶風天不亮就要去上朝,這幾日放了假,也想松快松快,就免了秦放鶴的請安和功課。
只叫他每日依舊寫幾張字、做一篇文章來,晚間拿給他評判。
故而秦放鶴處理好紅燒肉之后,就徑直回自己的小院兒做功課去了。
眼見外頭上了燈,秦放鶴才擱下筆,復又往廚房去。
才進去,就見好幾個人圍著那咕嘟嘟噴著濃香的小砂煲看,稀罕得不得了。
大祿朝自然有燉肉,但也就只是燉肉,畢竟如今的烹飪多講究本味,類似后世那種
繁瑣的調味,眼下是沒有的。
見他來,便有人立刻捧了活蝦過來,各個肥壯有力。
本作者少地瓜提醒您最全的大國小鮮科舉盡在,域名
活蝦處理繁瑣,不小心還會刺傷手指,管事的斷然不敢交給秦放鶴去做,便主動要求幫著剝蝦。
秦放鶴應了,“蝦頭剔了內臟后洗干凈留給我,有用的。”
望燕臺為北地內陸,城中雖頗有水系,終究只是淡水魚蝦,泥腥味甚重。
秦放鶴便多多斬姜蒜沫,炸出金燦燦的油來,殘渣全部撈出后,加入蝦頭。
蝦頭上雖然沒什么肉,但可以熬蝦油,增香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