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融融的空氣中彌漫著名貴香料的氣息,簾子后面還有樂隊奏樂。
中間穿插著汪扶風和董蕓等人的說笑,董春也很給面子的笑了幾次,看上去十分其樂融融。
在座的都是好演員,一邊演戲,一邊觀察對手。
董蒼每次抬頭,都不自覺去看那頂珍珠冠,然后又自然而然看到對方吃得香甜,不免有些鄙夷。
終究鄉野村夫,沒見過好東西似的,當這里是什么地方
他心下不痛快,便有心開口刺幾句,可還沒來得及張口,就聽旁邊的董蕓突然叫他,“我記得你小時候最愛蟹肉羹,今日也要多吃些。”
親姐說話,做弟弟的,不能無視,董蒼只好壓下心頭不快轉過去,結果瞬間對上董蕓帶著警告的眼神。
那眼神尖銳冰冷,全然不似平日的溫和敷衍。
董蒼先是惱怒,然后突然回過味兒,有些后怕起來。
這是父親主持的家宴,若自己攪局,敗壞了他老人家的興致,能有什么好果子吃
眼見這個弟弟還沒蠢到家,董蕓終于松了口氣。
終究一筆寫不出兩個董字,若董蒼鬧出笑話她實在丟不起這個人。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董蕓順勢提出行令助興
,董春允了。
眾人先是聯句,然后又作時興的將軍令,董蕓自告奮勇做令官。
幾輪下來,倒也有了幾分純粹的熱鬧。
基本上每個人都來了幾輪,就連最小的董娘也不例外。
別看姑娘小,常見的詩句和典故也是張口就來,絲毫不見怯場,不怪董春這樣喜歡她。
董蒼心胸不算寬廣,但書讀得卻不少,說出的令都頗具靈氣,幾次與汪扶風斗得不相上下。
如此看來,他也確實有點驕傲的資本。
又過了大約一刻鐘,董春率先放下筷子,眾人見了,也順勢住了,一起挪到另一座暖閣之內。
秦放鶴就見里頭收拾得很,該怎么說呢,比較溫馨,很實用,想來是董春經常待的地方。
靠近多寶閣的位置有個大圈椅,圈椅旁邊擺著幾副棋盤,有黑白雙色玉石雕刻的圍棋,也有整塊漢白玉做的象棋盤。
這兩種棋類游戲俱都歷史悠久,但細論起來,自然是圍棋更久些,且規矩更復雜,變換更多,也更為文人們推崇,被列為“琴棋書畫”四藝之一。
董春去圍棋盤邊的圈椅上坐下,忽然指了指位于人群最后方的秦放鶴,“來,陪我下下棋。”
來了
秦放鶴心頭一跳,“是。”
下棋非常考驗人的智商和大局觀,領導和長輩們往往會一邊下棋,一邊談論正事,這就要求人在短時間內一心二用,而且都要保持相當高的水準,因為你一旦哪方面力不從心,對方就會立刻非常不滿地提醒你專心。
一心二用。
專心。
矛盾吧
矛盾。
合理嗎
很合理。
放在這樣的場合就很合理。
曾經的秦放鶴是一把下棋的好手,但后世流行的,卻多是象棋。
至于圍棋,他僅僅知道規則而已,具體的經驗,全都是來到大祿朝后惡補的。
所以今天陪董春下棋,完全不需要像以前那樣思考怎么才能輸得不著痕跡。
因為下不過,是真的下不過。
別死得太難看就謝天謝地了。
一開始,董春似乎真的只是單純想找個人陪自己下棋,什么都不問,一雙稍顯渾濁的老眼專注地盯著棋盤,頻繁落子。
他的棋力非常高,幾乎每次秦放鶴思考過后剛放下,董春就瞬間落子。
很快,秦放鶴就有了汗意。
然后就在這個時候,董春忽然問“喜歡做官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