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一十,秦放鶴正式啟程,一干親友但凡有空的,都去送了。
以前出門,總是秦放鶴自己收拾行囊,后來拜師,又有姜夫人關照,如今阿芙全權接手,一概飲食起居無有不周,自然另有一番滋味。
杜文彬等人離得遠,當日吃了秦放鶴和阿芙的喜酒就啟程了,順京杭大運河南下,倒也便宜。
朝廷給的體面,一路儀仗護送,立起“肅靜”“回避”的金色云紋虎頭牌,十分莊重,沿途引來無數人看熱鬧。
百姓們礙于威勢,不敢上前,只在遠處艷羨非常。
又有人借機教導子孫,“瞧見了么,這便是文曲下凡,你且在這里拜一拜,來日用功讀書,保不齊也有衣錦還鄉的時候”
官道平順寬敞,又取近取直,走起來很是順暢,遠非民道可比。
只木輪車子顛簸,又悶,秦放鶴不耐煩在里頭捂著,便時時出來騎馬,帶得一群人越發快了。
越走越熱,臨近六月,恨不得是天上下火一般,空氣都被扭曲,烤得人皮冒油。
不下雨,曬,下了雨,悶,道路泥濘耽擱行程,總不暢快。
秦放鶴暗道,辛虧沒帶阿芙一起回來,不然可要熱死了。
一行人便趁夜和上午趕路,中午熱起來便入驛站休息,雖晝夜有些顛倒,但能避開最曬最烤的時間段,大家都受用。
秦放鶴出發幾日后,便陸續有沿途地方聽到風聲,提前派了使者在驛站迎接。
品級比秦放鶴高的,大多只打發心腹送來土儀,品級低如一地知縣,也不乏親自過來慰問的,十分謙和。
秦放鶴原本不想多生枝節,奈何大熱天的,他們也不容易,便只撿了一應不值錢的瓜果菜蔬并易壞的酒肉等物,散與眾人。
至于什么金銀票據,一概不要。
地方官難做,這些秦放鶴明白。
此舉未必全然發自真心,秦放鶴也明白。
皆因如今明知他要從自家轄下過,總不好裝不知道的。若大家都沒動靜也就罷了,偏人家表了心意,你不動,可不就顯出來了
最后進入清河府地界時,秦猛照例先一步去前頭探路,回來時帶了一條消息前年上任的清河知府顧云五竟親自提前在驛站等著了,秦放鶴一聽便是警鈴大作。
官場上有許多潛規則,其中一項就是中央京官高貴,別看如今秦放鶴只六品,然翰林院實為皇帝貼身秘書處,面圣機會極多,地位特殊,升官也快,便是地方上的四品知府,也未必敢在秦放鶴跟前拿喬。
但還真不至于大熱天的跑來迎接
又不是欽差。
見顧云五滿面堆笑從驛站里出來,秦放鶴立刻滾鞍落馬,搶先一步上去見禮,寒暄道“真是緣分,竟才到家就遇見了大人這個時候外出,可是有公務在身么”
意思是先說到家,表示親近,但這會兒您可沒放假哈,千萬別說特意來這里等我的,偶遇,必須是偶遇
萬一傳出去,被人說我得志猖狂,擾亂地方行政公務就完蛋
翰林院位置特殊,他絕不能弄一個知法犯法的名聲出來。
原本顧云五還想著說些“到了清河府就是到家了”之類的開場白,結果還沒來得及張嘴就被搶了臺詞,又聽出秦放鶴的弦外之音,只好臨時改口,拉著他的手笑道“秦大人乃清河府人士,如今我又來這里做官,可不正是天定的緣分原是麥收在即,我怕有什么差池,四處看看,看看沒想到,還真就碰上了,便是加倍的緣分”
懂了,不是特地來等你,真的不是
我就一個勤政愛民,為了保障麥收,保障朝廷糧稅,這才不辭勞苦,頂著大日頭出來。
秦放鶴跟著笑,借著往里走的動作抽手,不曾想顧云五意外地用力,竟沒抽動
秦放鶴“”
您都五十多歲的人了,別這么肉麻行不行手上全是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