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攬一批民間船隊,暗中給予他們極大的便利和榮耀,同樣派出專業間諜,或隨行買賣,或干脆在外生根發芽,以作內應
如此循序漸進,明暗應和,既能調動主戰派的積極性,又能一點點扭轉反對派的心理,降低他們的抵觸,大可一試。
但董春百思不得其解的只有一件,就是秦放鶴自始至終,好像都對這些國家的情況非常了解,也很篤定只要打了,就一定能夠物超所值。
按常理,他出身鄉野,父親只是一個郁郁不得志的窮秀才,自己考得心灰意冷不說,給兒子都起名叫放鶴,可見也非什么胸有丘壑野心勃勃之輩。
那小小清河府資源有限,徒兒汪扶風也不可能教給他這些,即便入太學、入翰林,接觸到的,也只是皮毛而已
所以,他究竟是如何得知
舉國興兵非同兒戲,稍有差池便是數十萬將士之存亡,朝廷威信乃至家國顏面,增減與否只在一念之間。
此事不弄明白,就代表其中多有秦放鶴胡亂揣測之處,不足為信,董春斷然不會允許這份折子面圣。
不是全天下只有自己這一顆腦袋瓜子,秦放鶴打從一開始就沒指望能虎軀一震,上至皇帝,下到黎民全體拜服,所以也想好了怎么解釋。
他出這種損招,固然有私心,但若真能施行,確實有利于萬世。
因為他太清楚東亞乃至東南亞一帶的礦藏有多么豐富了
常見的海鹽、糧食瓜果、貴金屬金銀和各種珍珠寶石就不說了,橡膠、石油、天然氣、煤、鎳、鋁、錫、鉛、鈦等等等等,多不勝數
當然,其中相當一部分種類在工業革命和科技發展前根本用不到,但現在不圈起來,難不成還要等大家都意識到重要性,開始四處爭搶時再出手嗎
那會兒就晚啦
現在拿下,就是拿下了,以后大
可以關起門來慢慢發展。
況且東南一帶海域自來就是東西方往來的必經之地,如今暹羅等國屢屢興風作浪,總叫人不得不分神,實在討厭。若果然能一網打盡,沒了隱患,資源又充足,什么搞不起來
18少地瓜提醒您大國小鮮科舉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
那些地方氣候得天獨厚,處處可見二熟三熟,隨便種點什么,都夠養活饑民了。
在這個科技不夠發達的年代,糧食就是一切,人口就是一切
待到那時,人口激增,糧草充足,發展火器,再行北伐,去啃硬骨頭。
貝加爾湖,草原,大雞尾巴,拿來吧
那些地方地廣人稀,氣候惡劣,依靠現有的人口和糧草儲備,想打下來,很難
所以急不得,需要積累,最關鍵的是火器的積累,科技的發展,而不是單純依靠人命去堆
“回師公的話,”秦放鶴起身,從懷里掏出事先整理好的資料遞過去,“弟子自小便對各地游記、風土人文感興趣,故而一直也很專注于搜集,以往游學,或是與外地同好見了,也都愛打聽一回。這天長日久的,難免發現關聯”
上輩子所學,今生十載積累,入朝后的搜集,如此種種,所有相關地理知識,都匯聚濃縮為此一本結晶。
董春接過來,隨手翻看幾頁,發現里面密密麻麻繪制了各處地圖,大到高山河流,下到高低走向,四季氣候變幻,極盡詳盡
毫不客氣地說,這個本子拿出去,都夠直接官方刊刻,用作權威了。
董春忍不住抬頭看了這個未及弱冠的小子一眼,“繼續說。”
“是,”看董春細微的眼神變化,秦放鶴就知道自己多年的準備起效了,“所謂風俗特產,其實都是各處地形地勢冷暖變化決定的,許多地方不必親眼去看,了解關竅便可推斷一二。
就好比西南濕熱,那里的人大多肌膚細膩,也愛吃辣,為的是能祛除濕氣,強健體魄。東北酷寒,地廣人稀,多猛獸,當地人難免作風彪悍,也愛油脂豐富的大塊肥肉,為的是能抵抗嚴寒
人物如此,礦藏也是一樣的道理,閣老請看那冊子,關中多煤,為何皆因此地許多年前多有林木,又有特殊地動,便如時人燒炭,擠壓、慢熱
再說金礦,固然成因許多,我才疏學淺,于此道只知皮毛,可也發現,但凡多火山多地動之處,多金銀,又有硫礦”
海島國家,什么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