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瑞這是在做什么”
他一把將奏折扔出去老遠,沖著來稟報的吏部侍郎發火。
鬧成這樣很好看么
讓你辦差,你倒好,恨不得一口氣將云南上下有名有姓的官兒全擼了
這回倒是沒殺,難不成還想讓朕夸你懂事聽話么
熟練地等天元帝第一波火氣過去,吏部侍郎便訴苦道“如今云南各府州縣各衙門均大量有缺,可一時之間,吏部也選不出這許多合適人選,要緊的位子上,需得陛下親自拿主意。”
況且此次云南事發,不少官員都曾是盧芳枝一手提拔的,他自己又任著吏部尚書,按例應避嫌。
而下頭的誰也不愿意輕易開口。
“吃著朝廷的俸祿,只管不做正事”天元帝又罵了句。
吏部侍郎額頭上就沁出汗來。
這話聽著像罵苗瑞,可只是罵苗瑞么
分明是陛下看出吏部上下都在推脫
罵完了,天元帝倒也沒有繼續連坐,略一沉吟,噼里啪啦點了幾個人名。
“命他們速去交接,剩下的空缺,便由現任副手提拔起來,倒不必外頭另選了。”
領頭的官員擼了,如今便是下面分管的幾位官員撐著,終歸不是長久之計,看著也不像話。
關鍵職位自然要另派,以防殺了狼,又來了虎。
至于五品以下的基層官員么,非了解民生的老手不可,便是原地升遷最為合宜。
領了旨意,吏部立刻各處批條子,若干官員就這么趕在大冬天的,罵罵咧咧奔赴云南過年去了。
隨著各級官員押送入京,苗瑞一通亂殺的舉動也引發熱議。
不少官員私下都說,此舉未免太過囂張。
又陸續有御史彈劾,參苗瑞濫用職權,“明為查案,實為借機弄權,更氣勢洶洶跨省誅連若不嚴懲,日后人人皆效仿之,天下豈不亂了套”
自家師兄,這會兒便要力挺,汪扶風就出來反駁,“天理昭昭,陛下英明,朝廷不會冤枉一個好官,是否無辜,自有三法司會審、陛下裁決豈容爾等任意揣測難不成你質疑陛下的公正”
那御史被噎了下。
公正么同在朝
為官,這話也只好騙鬼罷了,什么公正,不存在的,若果然自始至終都公正,便不會有今日之亂。
可他能說么
本作者少地瓜提醒您大國小鮮科舉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
若真說了,就是連陛下、連盧芳枝也得罪了。
“縱然如此,牽連太廣,有傷國體,傳出去也不好聽,不若徐徐圖之。且此番多有證據不足之處,倘或因一點捕風捉影的所謂指認便捉拿朝廷命官,鬧得各處人仰馬翻,未免太過兒戲,也易被有心之人利用,令朝野上下人心惶惶。”
就差明著說苗瑞公報私仇,黨同伐異了。
汪扶風就笑,“俗話說,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身正何懼影斜”
只要不違法亂紀,他們怕什么
雙方都知道在吵什么,核心便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但這話是能公然說出口的么
此乃亂世之相
誰說了,誰就是指著天元帝的鼻子罵昏君,罵三法司淪為某些人的私刑機構,罵乾坤顛倒、日月無光。
誰都不敢說,所以每每爭辯之時,就顯得很詭異既激烈,又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