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真不敢。
出海的不確定性太大了,萬一這個時空的七大洲五大洋不是他熟悉的那樣呢
即便一樣,可前往新大陸的路途太過遙遠,太過陌生,萬一他派出去的人也像當年哥倫布以為自己到了印度一樣,弄錯了呢
更甚至于,萬一這個時空沒有紅薯和土豆呢
他非全知全能,什么都不敢保證。
天元帝“”
你小子還真是不含糊啊
天元帝都被氣樂了,你倒是好歹爭取一下。
他抬抬下巴,示意秦放鶴坐下說話,“怎么突然想出海”
秦放鶴有太多事沒辦法跟他說。
他沒辦法告訴對方自己究竟是從哪里來的,腦子里裝著多少后人的血淚經驗自然,也就拿不出足夠的證據。
“臣想著,當初能誤打誤撞得到玉米,交趾又發現了那么多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新作物,或許在海的那一頭,也有新發現”
“這話朕不信。”天元帝搖頭。
玉米不是西洋來的么何必再舍近求遠,往陌生之處去
他覺得秦放鶴一定有話藏著沒說。
但沒必要啊。
天元帝想不通,若秦放鶴果然得到了某種消息,此事利國利民,實在沒必要瞞著自己。
可若沒
有,以他的性子,又怎么突然產生這樣的想法
說不通,實在說不通。
秦放鶴只得苦笑。
確實說不通。
“若真要說,可能是一種直覺吧。”
天元帝挑挑眉,還真有點相信了。
當皇帝久了,一眼就能看出一個人的深淺;
當捕快久了,一眼就能看出是否有隱情;
當農夫久了,一眼就能看出這批種子好不好
與其說是直覺,倒不如說是天分經過時光淬煉后得到的經驗。
“非要鐵龍號不可”天元帝忽問了句。
秦放鶴老實說“航海風險過高,蒸汽船平穩,等閑海盜、別國海軍也不敢攻擊”
畢竟蒸汽機船出現得真的太早了,投入應用足足比他所熟悉的那個時空早了幾百年,順利的話,拉出去溜一圈,必然有意外之喜。
但這是個死循環
他需要有足夠的理由來說服皇帝,說服眾朝臣。
然而,他的理由,都無法宣之于口,更無法佐證。
退一步,就算用傳統風力海船,新大陸也太遠了,需要的成本也太高了,期間的風險也太大了,因為這樣虛無縹緲的理由,朝廷不可能同意的。
最后,天元帝又問了幾句,然后就把秦放鶴打發走了。
他意料之內的沒同意。
早有心理準備的秦放鶴倒也沒多失望。
不同意是意料之中的事,關鍵是他上奏了,此事就算過了明路,日后再折騰出點什么來,就不怕政敵栽贓污蔑。
我,有盟友啊
少地瓜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