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太后知道母親想外孫,特意派人去請皇帝兒子過來。
潘氏意外道“這個時候,皇上不用讀書嗎”
才十二歲的半大孩子,尚未親政,肯定要繼續讀書啊。
曹太后頭疼道“以前有先帝管著,他還裝裝樣子,先帝一走,他便想方設法不去聽講,我管了幾次,好話狠話說了一籮筐都沒用。”
讀書這事是要動腦子的,她是能叫小太監們將兒子押到先生們面前,可兒子捂著耳朵不聽閉著眼睛不看,她真是無可奈何。這個時候,兒子大概帶著身邊的那些太監在玩,那不如過來陪陪他外祖母。
潘氏一臉擔憂“這怎么行,小小年紀的,傳出去”
官家子弟若是這般行徑,會被說成紈绔,皇上的話,必然會得個“昏君”的罵名。
曹太后已經頭疼過無數次了,疲憊道“那您幫我勸勸吧,您若能叫他收起玩心,文武百官都會傳頌您的賢名。”
潘氏肯定得試試,哪個長輩都希望家里的孩子有出息。
乾興帝正帶著萬公公等太監在湖邊用漁網網魚,得知母后叫他去見外祖母,乾興帝頓時撅起嘴來。
萬公公看看天上,哄道“正好日頭也毒起來了,皇上去娘娘那邊歇歇也好。”
乾興帝也知道不能事事都跟母后對著干,這才坐御輦去了慈寧宮。
潘氏滿面堆笑地要給外孫行禮。
乾興帝與這個外祖母只有一年客套幾次的情分,如果潘氏是個有賢名的長輩,乾興帝還會敬一敬,可潘氏因為兒子的婚事幾度淪為權貴圈子里的笑柄,乾興帝心里就不太待見她。
“免禮吧。”乾興帝敷衍地扯了個笑,直接就在曹太后身邊坐下了。
曹太后鼓勵地看向母親。
潘氏拿出以前哄兒子的本事,試圖對乾興帝徐徐善誘,將話題從網魚往學業上引。
乾興帝貪玩卻不傻,及時打住道“天氣這么熱,外祖母進宮可是有事”
潘氏看得出小皇帝不愛聽了,見好就收,配合地說起她的來意“皇上年少登基,身邊的太監宮女侍衛都得挑可靠之人才行,什么人又比自家親戚可靠呢,正好我的娘家侄兒潘茂才頗有些武藝,我便想替他做個舉薦來您身邊做侍衛,不知皇上意下如何”
如果皇上年紀再大些,潘氏絕不敢直接提這話,就因為乾興帝還是個孩子,潘氏也就沒那么多忌諱了。
乾興帝迷茫地看向母后,什么潘茂才,他一點印象都沒有。
曹太后笑道“是我表弟,今年二十四吧,你該叫聲表舅的。”
乾興帝“他現在在哪做事”
潘氏“東城兵馬司副指揮,上個月剛親手抓住一個逃犯,據說那逃犯犯下了二條人命,身上還藏著一把菜刀。”
乾興帝來了興趣“這么說,他確實很能打”
潘氏當然要夸自家侄子“是,他從小練武,騎射槍法都很精通。”
御前侍衛天天守在宮里,幾乎不需要動手,侄子武藝真高假高并不重要。
乾興帝眼睛一轉,想到了李耀,他看李顯不順眼,當然也不想繼續重用李耀、李雍。
元慶帝下午的文課,是親舅舅曹紹來講,乾興帝給舅舅面子,準時來了御書房。
曹紹年輕,沒有學那些老先生的做派,談吐幽默,將講釋義也妙趣橫生,逗得乾興帝直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