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露的父母是在廠里長大的。
彼時,廠里有托兒所、幼兒園和附屬小學,大人們上班,就把小孩子們送到學校,晚上下班再來接,住的也是廠里分配的房子。他們從小認識,知根知底,八十年代順理成章地結婚了,可惜沒趕上分配房子,工廠效益一年不如一年,最后解散離開,結束了在單位生活的日子。
鹿露沒有見過父母口中的“單位”“廠子”,但經常聽他們提起來,腦海中總有個模糊的印象。
此時此刻,此情此景,她馬上回憶起了父母描繪的場景。
這就是個“單位”,是個“廠子”。
門口立著五個大小領導,還有若干員工。
俞麗心率先下車,和他們握手寒暄“陳總,辛苦你們接待了。”
“應該的,倒是俞總替我們費心了。”陳總穿著得體的西裝,溫文爾雅,雖然眼角已經有了皺紋,可看筆挺的身板和流暢的臉頰輪廓,就知道年輕的時候肯定是大帥哥。
他和俞麗心是大學同學,簡單握手也不怕怠慢,更多的精力還是放在今天的貴賓身上。
“這是鹿小姐吧”不怎么意外的,他錯認成了更成熟干練的琳達,“歡迎歡迎。”
“陳總您好,這是我們鹿露小姐。”琳達八面玲瓏,把他前后兩句話分開斷句,“我是楊琳達,在紫荊花銀行任職,不請自來,還望勿怪。”
陳總也算久經風浪,可看見鹿露年輕稚嫩的臉孔,依舊難掩訝色,但口中并不磕絆,笑道“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歡迎楊女士蒞臨敝廠。”
和她寒暄完,才伸出手,“路途遙遠,鹿小姐辛苦了,感激不盡。”
鹿露和他握握手,禮貌道“您客氣了。”
陳總沒有因為她年歲小就輕慢,只是比預計多了兩分關切“這個點兒了,吃過沒有我們這里沒什么好的酒店,食堂大師傅的菜做得還不錯。”
俞麗心道“沒呢,光趕路了,就在小食堂隨便吃點吧。”
“那行,怠慢了,明天中午再到長春酒店吃頓地道的。”陳總調轉腳步,在前面帶路,順便介紹其他人,“這是凈山原來的小孫總,這是行政部的王總,這是技術部門的包總監”
希壤新化的高層基本都在這里了。
鹿露囫圇聽個大概,大部分注意力已經被食堂吸引。
食堂是一棟四四方方的建筑,中規中矩沒什么特色,外墻平滑雪白,掛著紅色字體“第三食堂”,投影十幾張圖片,是今天的菜譜。
感應門打開,香味滾滾,霸道至極。
鹿露聞到了糖醋的酸,辣椒和花椒的麻辣,濃郁的醬香,還有豬牛羊的肉味。
工廠的員工排隊使用免洗洗手液,搓搓手掌,拿起白色塑料餐盤,開始在各個出菜口打飯。沒有了食堂阿姨,全是機器人操作,飯盤放到稱重位,選擇克數,機器就“啪”一下精準出菜。
餐盤立即出現價格、克數
和能量,并附贈一行標紅的配料表,避免誤食過敏。
“小食堂的菜還不錯,東北靠近松花江,魚和人參都有名氣”陳總正要進電梯,卻發現鹿露站住了,“鹿小姐”
鹿露舉手“我想吃這個。”
自從生病求醫,她再也沒有在學校食堂吃過飯。這種打飯模式喚醒了她的本能,想想一群人坐在大圓桌前,一邊聊天一邊吃飯,那還不如打份飯吃算了。
俞麗心反應很快,笑道“我也覺得,不用麻煩了,我們隨便吃點。”
她們這般說了,陳總作為東道主自然不好拒絕,連道幾聲“怠慢”。
鹿露主動上前兩步,排在了員工隊伍后面,有樣學樣,洗手、拿盤子、自助打飯。
菜色很豐富,各大菜系都有,可既然來了東北,還是先嘗嘗東北菜,遂陸續打了鍋包肉、酸菜白肉、小雞燉蘑菇、豬肉燉粉條和地三鮮,再加二兩米飯,一碗辣白菜湯,一份餐后水果。
滿滿一大盆,只要8星幣。
鹿露看著這價格都傻了,不知道自己花幾百幾千吃的飯算什么。
再嘗嘗味道,嗯,熟悉的食堂大鍋飯的滋味。
“怎么樣,還合口味嗎”俞麗心問,“食堂的師傅都是在地球干了幾十年的,和衛星城不大一樣吧”
鹿露點點頭“很正宗,不像上面融合得厲害。”
在衛星城吃飯,再地道的餐館都可能遇見融合菜,這是全球化的必然結果,也不一定難吃。但對一個老古董來說,還是原汁原味值得懷念。
她把大部分菜都吃光了,感覺可以多留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