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城內,一間酒樓里,一個青年男子匆匆的跑進了一間包廂。
那包廂里,正坐著四五個身穿錦衣,一看就肯定出自富貴人家的男子,其中一個男子看到進來的人,不由得問了一聲,“顧常林,這一大早的你上哪去了呢”
他這話一出,包廂里其他幾個人不由得笑了出聲。
不等顧常林回答,一個男子大笑著給人解了惑,“元亮,你怕是不知道把,人家顧常林還想考秀才當官了,前段時間他不就請了假,實際就是去參加府試去了,怎么樣,這回考中了沒”
男子語氣滿是嘲諷,雖然是在問顧常林考沒考上,但看起來卻是對結果并沒有好奇,分明早就已經篤定了,顧常林考不上。
顧常林被垂下來的衣袖遮住的手緊握,而后又很快松開,嬉皮笑臉的沖人討好著笑道“我就是碰碰運氣,萬一要是走了狗屎運多好,不過到底還是沒那個福氣,這不,沒考上。”
語罷,大家又是一陣笑聲,像是聽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一樣。
先前那對顧常林說話帶刺的那人接著道“你啊,明知道考不上,就是浪費銀子,還不如不去考呢。”這科考可不單單是按部就班的報名去考就行,每回參加考試,都要請一位廩生來作保,確認你是否就是本人,家世是否清白等等。
這秀才考上之后其實按成績可以細分成三等,廩生就是考得最好的那一等,平時沒人會在意這個,只不過廩生每個月可以去官府領一定量的免費的糧食,也叫廩米,所以到底和其他的秀才有所區分。
而這個擔保要是出了問題,一般廩生是會被連坐的,所以無緣無故,人家當然不會來無償作證,都需要給人家銀子才行。
顧常林請人作保,自然也是需要給銀子的,他以往就混跡在這些少爺之中得到些人家微薄的好處,所以也怪不得這些人會不把他放在眼里,隨意的取笑他。
這類話顧常林早就聽慣了,今天不過是因為自己沒考上,所以情緒才稍微有些控制不住,這會兒倒是已經好了,對著人家依舊是一副笑模樣,“張公子說的極是,現在想起來花的那冤枉錢,我這心里還在疼呢。”
于是大家又笑了起來,先前問顧常林去哪的那位從懷里掏出幾塊碎銀子扔給顧常林,“你去下面買點杏脯回來,嘴里有點沒味了,剩下的銀子就都賞你了。”
顧常林頓時更加高興起來,“謝元亮少爺了,我這就去。”
屁股都沒坐熱,額頭還帶著些微的汗,顧常林就又起身出了出了包廂去給人來杏脯,他的臉上帶著笑,等出了酒樓,那笑就淡下來了,眼神陰沉,讓人看了頭皮有些發麻。
顧常林的事情,家里人都不太清楚。
平日里從未有人到過他讀書的私塾,家里只知道他和私塾里一群少爺公子們走得比較近,那些人偶爾會給他一些東西,領著他一起吃喝。
至于更深的,就不清楚了。
顧常林從小就很聰明,家里斌不擔心他會吃虧,主要也是都這么多年了,該擔心的早就擔心過了。
第二天,楊氏就暗戳戳的提醒顧老太太,昨日可是說好了的,要去顧常林讀書的私塾里問問夫子,看看顧常林在私塾里學的到底怎么樣,以后有沒有機會能夠考上。
但到了第二天,老太太思前想后,還是決定等顧常林放假那天,家里再去夫子那里問清楚。
主要也是因為,那私塾就在一處大宅子里,夫子的住處在里面,學子們也在里面讀書,那里可有不少富家公子,萬一要是和人撞上了,惹上了什么事就不好了。對于城里,學堂等等的地方,作為一個普通的農婦,顧老太太心里還是很緊張畏懼的。
甚至于,絕大部分的農民都是這樣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