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常林的書箱里背著他的書,這年頭書的價格可不是一般的貴,尤其是這些關于科考的書籍,價格就從來沒有下去過,平日里對于這些書籍,大多讀書人都是要細心呵護著,生怕有半點損傷。
在顧家,是有一間專門用來讓顧常林讀書的書房的,說著話,顧常林就抱著顧熠往書房里走。
顧熠第一次被自己的父親抱,感覺有些奇異,也沒提醒他放下來。
而顧常林這樣,也是想刻意和顧熠拉近距離。
進了書房,顧常林才把顧熠放下來,然后他取下書箱,將里面的書一本一本小心的取出來,顧熠在一旁看著,這些書光是看外表的話,應該保存的也挺好,看得出,顧常林雖然讀了這么多年也沒讀出個什么名堂,甚至在私塾好像也沒認真學,但對這些書本他還是很珍惜的。
這樣的反差無疑讓人覺得有趣。
不過顧熠也能理解,在他的前世,盡管都末世了,但是國家在掌控了秩序之后,還是挺看重教育的,只不過比起末世前,學校的紀律可就要混亂不少。顧熠自己雖然被人抓住了訓練,但他也有一段學生生涯,那對于顧熠來說,也是極為難得的時光。
所以他對讀書也是抱有一種慎重而崇敬的態度。
看著面前的皮相溫和的男人,想到剛才那個擁抱,他難得好心的開口先提醒了一句“爺爺和大伯去了城里的私塾。”
他還挺想看顧常林接下來要怎么做,在這幾天里,顧熠捋了一下自己的記憶,自然知道自己的這個父親不是什么省油的燈。
至于顧常林若是保住了讀書的資格,家里就供不起他讀書了,這一點顧熠并沒有太在意,想要讀書可以有其他的辦法。
更何況,就算是他不說,顧常林之后也是會知道家里的情況,要是等顧常林反應過來兒子有事卻不先告訴他,難免會影響家庭的和諧,在非必要的情況下,顧熠并不希望這樣的事情發生。
說了也就說了吧。
顧常林還在琢磨著該要說什么話來套一下話,看看兒子如今是個什么狀況,就被這平靜又信息量巨大的話給驚了一跳。
“什么”他下意識的反問了一句,實際上腦子里已經在飛速的運轉,在這些上面,顧常林的腦子有種超乎常人的靈活。
顧熠沒有再開口的意思,他也看得出顧常林不需要他再詳細解說。
顧常林讀書的私塾挺不錯,里面授課的是一位舉人,這其實也不奇怪,他們所在的這個城市乃是渝州的主城旁邊的一座大城,雖然比不上主城,但也是一個極其繁華的城池。
而南邊這里,出了名的文風鼎盛,他們所處的這一塊也不例外。
像是秀才、舉人之類,他們城里還真不少,所以連帶著,舉人的束脩還真沒想象的那么高。
但就算如此,舉人的社會地位還是很高的,就算是私塾里那些少爺的親爹,在去私塾跟夫子說話,那也都得客客氣氣的才行,除了必要的時候,幾乎沒有家長會經常往私塾里跑,人家那種家世的人尚且如此,更別說他們這些土里刨食的家庭了。
所以他爹去私塾是要做什么
老宅那邊有一個比他輩分還小的讀書人的事,顧常林不是不知道,他也去參加這一次的府試了,看過榜單,也就清楚,那邊的堂侄已經考上了,這也是他這幾天一直憂心的一件事情。
親戚之間總會有比較,他沒考上,處境會很尷尬。
但他沒想到他爹竟然會直接到私塾里面去,要去做什么,就顯而易見了。
想到自己在私塾里的那些惡劣事跡,他就心臟狂跳,忍不住的慌亂情緒盈上心頭,他知道,自己完了,要是讓他爹知道他在私塾里的情況,家里保準不會讓他再讀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