妯娌兩個斗了這么多年,她也不是那么容易敗得下陣的,“這也是,不過要是常林這回能過得府試就好了,以后就能和他堂侄兩個一起繼續努力,考過院試當秀才了,我家乖孫還在想著今年要不要下場呢,聽說他夫子相當看好他。”
夫子相當看好是沒有的,但馮婆子必須抬出一個強有力的人來證明,她的孫子肯定能考上院試,才不會考到白發蒼蒼呢。
顧老太太心知馮婆子是在嘲諷顧常林連院試都沒過,她也不接茬,只道“那就承你吉言了,沒準常林這回真能考中。”
呸,誰在吉言了她巴不得顧常林考不上呢。
馮婆子道“聽說你家常林說的今年要是考不上童生就不讀書了,要我說,這是不是太可惜了,都讀了二十年了,要不再讓他多讀幾年試試要是他有哪不會的,來老宅找他堂侄問也行啊,這讀書的事多重要,可不能因為他年紀大就不好意思向小的問了。”
她狀似一臉好心。
但兩妯娌針鋒相對了這么多年,都心知對方就是在開嘲諷看笑話。
顧老太太反擊道“讀書這事隨他,我們家里也不怎么管,這么多年,他讀書花費的銀子大多都是他自己出的,愛讀就讀吧,橫豎家里這地頭的活也不缺他一個來干。說起來,你家孫子也是讀書的,應該和老二一樣,這么些年沒少從外面拿東西回來孝敬你吧”其實也花了不少銀子,但現在老太太可不就怎么膈應人怎么說。
村里誰不知道顧常林和幾個家世不俗的少爺關系很好啊。
其實顧常林沒有經常拿回來東西,但他送過幾次貴重的,一下讓他在村里的逼格抬得很高,更何況讀書花銷多,他只要少從家里拿銀子,那已經就是在孝敬父母幫大忙了。
顧常林以前讀書那會兒,顧家也還沒有分家,馮婆子知道顧老太太這話水分不大,當初顧常林還不時買些小東西孝敬爹娘,可把她給眼饞嫉妒壞了。
那會兒她送的是她兒子在讀書,相比之下,她兒子就處處比不上顧常林。
好在她后來兒子不讀了,改送這個孫子去讀,可算是給她爭氣了。
去年當她知道孫子一舉超過顧常林考上童生,差點把她臉都給笑爛了。
見自己說的話都被顧老太太不軟不硬的頂回來,馮婆子也懶得再裝溫聲細語了,直接陰陽怪氣的說道“這就是再能省讀書的銀子也沒用,我們家情愿孩子不省錢,只要他能考上,那才是最重要的,其他都算不得什么。”
說完,她也不再聽顧老太太想說什么,轉身就走,找了個位置去洗衣服。
雖然撂下話走了,但馮婆子還是憋了一肚子的火,因為顧老太太有句話說的對,只要沒考上秀才,那就什么都不算,這秀才還不知道要猴年馬月才能考上呢。
另外她這孫子真的很費錢,馮婆子想想就牙疼。
萬一顧常林這小子今年還真考上了怎么辦
馮婆子窩了一肚子火,顧老太太又何嘗不是,她都能想到要是老二這次還是沒考上,這個妯娌會在她面前說些什么了。
沉默著洗完衣服,顧老太太端起盆子往家里走。
顧家的幾個兒媳婦全都沒有吭聲,洗完了也跟在后面回去。
顧熠抬頭看看他娘,朱巧娘手指豎在嘴邊,示意兒子別說話,她知道老太太這會兒心情不好,就算兒子在讀書上天賦異稟,那也遠水救不了近火,得要好多年之后才能考上了,現在只希望顧常林這次能中吧。
顧熠眨眨眼,他知道他爹能考中秀才,日后還會中舉,只不過這一次能不能考中,那就不好說了。
時間飛速而過,轉眼幾天過去,顧常林考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