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常林笑道“人家怕是本來就是給娘你準備的呢。”
見一房沒意見,顧老太太也就收下了。
一堆年禮很快就分清了,剩下的顧老太太讓朱巧娘拿回一房了。
年禮送的吃食較多,也是給顧家今天加餐了,顧家其他兩房的人也都高興不已,大家樂呵呵的回灶房繼續忙活,而顧熠看了看自己手里的紅包,跟著爹娘回到了房中,“爹,娘,我有事要跟你們說。”
兩人看過來,“怎么了”
顧熠把塞在紅包里銀票拿出來,“這里面有一張一百兩的銀票。”
“什么”顧常林兩口子驚訝道。
顧熠道“程峰巖說他爹娘特別高興他能這么快轉班,不知道給我送什么禮好,以前怕送銀子怠慢了我,今年在他的勸說下,就把壓歲錢加重了,本來想給更多的,又怕我們不收,就只給了一百兩。”
是的,在這紅包里面,還有程峰巖塞進來的一封信,除了解釋這銀子的事,還噼里啪啦說了一大堆他自己這段時間做了什么。
顧常林把那封信拿起來看了看,朱巧娘問道“這樣會不會不太好”
兒子和程家的少爺是同窗,兩家家世相差太大,他們家本身就收了人家的年禮,這銀子再一拿,都說拿人手短,以后怕是就矮人家一截了。
“沒什么不好的。”顧常林把信還給兒子,“能把一個普通孩子調教成現在這般厲害,以后說不定還能考上秀才舉人,別說是一百兩了,就算是一千兩,我們小羊也拿的不燙手。”
就是他當年轉班的時間,也沒程峰巖這么快,而那程峰巖他也試探過了,并非什么天資出眾之輩,這足以證明他兒子的厲害之處了。
都說士農工商,商戶出身的人不知道有多想讓自己的孩子考上科舉,全家能一朝翻身呢,別的不說,就他跟著的伍元亮幾個人,要是真有人能保證可以讓他們考上,怕是半數家產指不定都愿意給出來。
所以顧常林半點沒覺得自己家拿了程家的謝禮有什么不對,他兒子可是天天都要管教程峰巖,給程峰巖量身定制學習計劃,就算是請個夫子在家,每個月還不都是幾兩甚至幾十兩的費用,人家還不包結果。
而且以兒子未來的地位,曾被他教過的程家,這輩子都算是穩了。
朱巧娘也不太懂這些,不過她也知道讀書這事有多神圣重要,“你們父子自己看著來,只是銀錢再重要也別讓小羊受委屈。”
顧熠抱著他娘,笑瞇瞇的,“娘你放心吧,我不會委屈自己的。”他也確實沒把這銀子
放在心上,
這兩年陸升早就做生意賺了不少,
他手中的銀錢無數,只是沒法過明路直接給爹娘罷了。
雖然操心了不少,但是在確認了銀子能收之后,朱巧娘也還是非常高興的,那可是一百兩的銀子啊,對人家大戶不算什么,對他們這種小家庭就非常貴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