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試,每三年一次在各地省城舉行的考試。
一般來說,都是在八月舉行,所以也叫做秋闈,時間上基本不會有變故。
主考官由朝廷專門派來。
顧熠他們所在的城池別看在渝州屬于大城,很是繁華,但實際上并不是省城,省城在他們隔壁。
這也就意味著,顧熠和顧常林得要去隔壁參加考試才行。
知道他們要遠離家里,顧老太太叨叨的很是操心,“這朝廷也是,怎么不像先前的考試,直接在咱們城里考多好,非要跑去那么遠的地方。”
顧常林倒沒覺得有什么“歷來都是這樣,咱們已經挺占便宜了,其他地方的學生每次還都得往咱們這跑。而且那個什么愛穿黑衣服的組織將這附近的土匪都解決了,出行咱們也不用擔心安全問題了。”
說到土匪,大家的注意力一下就轉移了。
其實身為讀書人,大部分土匪都不會對趕考的讀書人做什么,畢竟每逢科考的時期,讀書人的重要性就會直線飆升,若是當真有考生在哪個地界出了問題,朝廷絕不會輕易放過。
所以為了避免麻煩,這種時候,土匪們都心里有數,不會亂來。
但凡事都怕有個萬一,自己的小命當然是再怎么謹慎都不為過,土匪這種生物,到底還是沒有才更安全。
父子倆要出遠門,顧老太太當然不會就只讓他們倆人出行,顧老大和顧老三也會跟著一起,到時候租房買東西等繁瑣的事情都可以讓他們做,顧常林父子倆考完之后在外面也需要有人接,不然萬一考試中途身體撐不住,出來都沒有管可不行,這在當下是非常常見的搭配方式。
顧老大和顧老三也沒感覺麻煩,相當愿意幫忙,家里出了兩個考舉人的讀書人,那是光宗耀祖,全家都臉上有光的事。
顧常林也點著頭。
八月考試,顧熠他們提前了大半個月出發了,兩城之間離的不是特別遠,趕了幾天路就到了,在考場附近的客棧這些天都是高價,所以顧熠他們到了之后,倒是還剩的有房間,只是也不多了。
顧老大和顧老三聽到價格就打哆嗦,再一聽他們也有房,忙道“要不我們就在老二房里打個地鋪就行了,哪用得著專門再給我們開一間。”
顧熠要了三間房,父子倆各一間,顧熠的說法是怕讀書有動靜互相打擾,而顧老大和顧老三兩人住一間。
顧老大兩個覺得侄子說的有道理,這讀書就是得要有安靜的環境,但這房價這么貴,他們住的心驚膽戰的,所以他們決定和顧常林擠一屋。
顧常林
最終,三間房還是開了。
他們來了之后,還要過些天才會考試,時值鄉試,客棧里住的基本都是讀書人,時時都有人在高談闊論,還有人在奉承著一些頗有名氣的人物,顧熠他們就待在客棧里,沒怎么出去,不和人談論,顧熠知道,一說他的名字,沒準其他人真的知道。
這可不一定
是一件好事。
科考除了自身實力要夠,在生活中的一些方方面面也得要慎重,那種眼紅別人暗地里使絆子的人絕對不少。
還有的是為了提前除去對手。
少一個榜上有名的,不就能多一個位置出來了。
果不其然,在要進考場的時候,客棧里就起了風波,有人拉肚子。
顧老大和顧老三都心有余悸,“這也太可怕了,幸好咱們聽老二的自己買了小爐子做飯吃,不然誰知道會不會波及過來。”
這客棧里人來人往,誰也說不準,萬一飯菜里被人趁亂加些東西,那可不知道誰做的了。
顧常林也有些心驚,拉著兒子檢查東西是否都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