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熠選中的這人名叫陳戍,從戍這個字就能看出來,對方家里肯定跟邊關、武將等方面相關。
事實上也確實是如此,陳戍家在邊關,他父親是一個校尉,家里共五兄弟,他排名第五,是家里最小的那個,今年十八歲。
校尉不算多大的官,陳家也就普普通通,但好歹在邊關這么多年,在軍營中也算是小有勢力。
這年頭,武將地位被文官給壓了一頭,甚至打仗都是文官去打,陳家也不甘心就這么一直被壓著,于是就想讓家里幾個兒子去考科舉,可前面四個兒子都是那種只長個子不長腦袋的,一提到讀書就頭腦發昏,好在輪到第五個兒子陳戍的時候,發現陳戍竟然還頗有點天賦。
于是,陳家也就送陳戍開始讀書了。
陳戍也是近兩年才來到逸才書院,一是因為逸才書院是邊關所知離得最近的里面最有名的大書院,二來則是因為書院里有位夫子是陳家的故交,陳家把陳戍送過來,就是希望對方能好好教教陳戍。
選擇這個人,其實顧熠也是思考了很久,他本意并不想選習武之人,尤其陳戍還出自邊關。
但仔細一想,顧熠覺得這破王朝遲早要完蛋,否則各地也不會到處都是山匪等等,他那組織也不會鬧出的名聲那么大也沒人管。
朝廷式微,這些亂七八糟的才會更囂張。
所以他的未來姐夫是個武官也不錯,陳戍這架勢是要走科舉這條路,短期內至少年肯定是安安穩穩的讀書,武官也不用非得在邊關,以后在京城做官也很不錯,或者其他各地也都需要武官,用不著上戰場打仗。
再則陳戍的武藝也不錯,真要打仗,之后好好訓練一下,再往對方身邊塞一些人,生命保全也問題不大。
最重要的是,陳戍性子不錯,有能力,但也不是沖著顧熠的能力刻意交好的人。
陳戍去年十七歲的時候就已經過了府試,他本人就算不是那種天才人物,也絕對是比較出眾的那一類了,這樣的人也有自己的傲骨,不至于因為顧熠教書好,就不顧人家的意愿巴巴的往上貼,當然,大家性情相投,能交好,陳戍也不會清高的非得遠離。
他的性情開朗,有正義感,重點是還不蠢,顧熠覺得很不錯。
帶人回家也不是直接就帶的,在事情未成之前,顧熠不打算讓人察覺到他的打算,這種事情太明顯了,對姐姐的名聲不好,就算他知道這幾個都不是會把事情說出去的人,但該掩著點那就還是掩著。
伍元亮他們幾個現在經常會在顧熠家待著讀書,等和陳戍也混熟了之后,顧熠也就順帶著把陳戍也帶回去了。
為了避免尷尬,毛蛋幾個小的也在。
還有賈茂的親妹妹也在,賈茂的妹妹今年十五,是他一母同胞的親妹妹,性格有些鬧騰,不過不惹人嫌。在搬來城里之后,顧翠就沒什么玩得好的伙伴了,自顧熠和伍元亮幾個走得近之后,兩個小姑娘也就自然而然的認識了。
顧熠就是聽說
了賈茂妹妹會來,
所以才選定的今天。
雖說當下的男女之防不至于那么嚴,
但人多些也更自然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