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被人下藥搶走,又是做誘餌,又是人販子雨天腳滑腦門摔了個洞,主角一個小娃娃幸運逃脫,過程實在是高潮迭起,波折不斷,還能有個好的結局,實在是讓皇帝乃至所有人都聽得津津有味。
連太后都忍不住出聲道“看來這孩子當真是不錯啊。”
太后對顧熠的印象還不錯,不過她主要是想到了女兒云霓,這么好的人給女兒做駙馬似乎挺不錯的,她這兩年看到一個青年才俊都想知道適不適合女兒,當即也就打聽起來,“我看他面容似乎年紀不大的樣子,不知如今多少歲了”
知府喜滋滋的道“回太后的話,十六了。”
太后沉默了。
長公主也沉默了,她再看顧熠,感覺也沒什么好心動的,確實太過稚氣。
顧熠可不知道自己入了誰人的眼,他被皮蛋還有二房的孩子拉著很快就鉆進人群不見了。
他也從沒想過湊到皇帝面前去,只要知府肯在大庭廣眾之下在皇帝面前提起他,就已經足夠解了他在書院的困境了。
中秋當晚,一家人在外面鬧的很晚才回去。
第二天一早,妥妥的醒來晚了。
不過等毛蛋這些小孩醒來,顧家的大人們早就回村了,他們惦記村里的牲畜,可等不及這些小孩,反正孩子也都大了,等醒來后幾個人自己回來也就是了。
顧熠跟他們又玩了一天,下午,讓馬車把人送回去。
又一天過去,書院又開始上學了。
皇帝的效果立竿見影,書院里頓時沒人再看似平淡,實則強硬的要求他一下教好些人的請求了,都是客客氣氣的。
顧熠從一群人當中,選了一個武將家出身的人跟在自己身邊學。
這也是顧常林的意思,顧常林總認為這天下肯定會亂,顧熠也覺得亂不亂的先不說,打仗肯定是會打仗的,他對于這個人選也沒太在意,就順了他爹的意思。
皇帝的隊伍沒過多久就離開了,顧熠在書院的生活恢復了往日的平靜,伍元亮二個受了刺激一心向學,搞得顧常林都特別有危機感,他再也不敢裝作對兒子的講課不感興趣了,也不敢像往常那樣聽不到就不聽。
他摸進兒子的講課大隊,好在不管是其他學子還是他兒子,都沒有對他的這一改變有什么看不起之類的。
反倒是班上有人說著,“終于看到顧常林去聽顧熠講課了,我還以為他以前放著那么大一座寶藏在,非要假清高呢。”
倒是也有人有些嘲笑,“這老子聽兒子的也有意思。”
但很快就被反擊了,“你就說你有這么一個兒子你聽不聽吧。”
“”廢話,那當然要聽啊。
很快,時間就來到了二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