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家這邊喜氣洋洋,時光靜好,但京中,周家人的日子可不好過。
或者說,周家不是從現在才開始不好過的。
實際上,在顧熠他們父子離開京城差不多一個月左右之后,就有御史狀告周父貪污受賄、濫殺無辜、結黨營私等罪名,證據確鑿,周父是徹底完了,他那點背景,也就在普通人面前有用,實際上也就那樣了。
兩口子直接被判了流放。
不過大房天天醉生夢死,從小就沒出息,一看就沒什么結黨營私的樣子,身上好歹還有個爵位在,因而倒是沒有被連累。
甚至于,導致這一切的開端的周晴的女兒,也都還好好的留在了侯府,畢竟這年頭向來都講究禍不及出嫁女,尤其周晴都死了,周晴女兒就讓大房養著了。
顧家。
顧常林也跟家里說了一聲自己一家不久之后就要去上任的事情,毫無疑問,顧家的其他人肯定是不會跟著他們一起離開,故土難離,顧老太太等人大半輩子都是在這里長大的,哪怕是他現在當官了,離開家鄉之后,也不能給足他們那種滿足感。
更何況,他只是二兒子,在顧家三兄弟中,明擺著就他最發達,但當初老兩口也沒想過跟著他一起生活。
還是一直待在村里。
現在自然也是一樣。
所以他主要就是給安排一下離開之后,顧家的生活,他都能照應村里人了,沒道理家里還這么凄凄慘慘的吧。
顧常林說道“之前大嫂不是有說過想去城里做點什么小買賣,我們馬上就要走了,以后家里就要靠大哥和三弟,我和巧娘商量了一下,決定給大哥和三弟一人一間鋪子,之后隨你們是做生意還是租出去,都很不錯。”
聽到他這么說,大房和三房的人臉上都肉眼可見的露出了驚喜的神色,想要在城里有個鋪子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這對于顧常林來說輕而易舉,但對于其他普通村里人來說,就實在是不亞于天降餡餅這一類了。
當然,這鋪子本身值錢,并不代表他們自己做生意,或者出租也能得到太多的銀錢,這得看他們自己的本事。
鋪子頂多算是能讓他們有個穩定的細水長流的收入。
不過這也足夠讓大房和三房的人感到歡天喜地了。
顧老大克制著自己的歡喜,謙虛的說道“這樣的話,會不會不太好”
這年頭大家都習慣性的會推辭一下,其他人眼神發亮的看著顧常林,顧常林搖搖頭,“沒什么,以后我們不在家,爹娘還要大哥和三弟你們多照顧照顧才行。”
顧老大道“這都是我應該做的。”身為家中長子,他得給父母養老。
他媳婦大房媳婦楊氏也熱情的道“二弟,你放心,我們肯定好好對爹娘。”
三房性子稍微內斂一些,但也嘴角帶上了笑容,“二哥,我們都聽你的。”
看著大家高興的樣子,顧常林也沒什么好不舒服的,他們各自大矛盾
沒有,也就一些日常的小矛盾,這么多年以來,每次回家,大房和三房對他們態度實在太好,什么都搶著做。
他知道這一切都是因為他們二房變得更好了。
但這樣的時間已經持續了十年左右了,連巧娘都不在意以前妯娌之間斗過得那些嘴了,站的位置不同,這些東西早就已經不重要了。
所以夫妻倆商量之后,還是做下了這個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