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任的地方說是隔壁,但實際上不算是緊挨著,隔了一點,在這個時代,趕路是快不了的,足足五天之后,他們成功
到達了新上任的地方,平渠。
到了縣衙,平渠的縣丞對他們相當的熱情,一張臉就要笑開花了,“顧大人、小顧大人,你們終于來了,快請進,快請進。”
顧常林還有些摸不清頭腦,那縣丞卻是是話多的,根本就不用問,自動叨叨了起來,“早就聽說了小顧大人的厲害,如今顧大人你能到咱們平渠來任職,那可真是太好了。”
緊挨著邑單那些兇悍的草原人,這哪能不害怕的,偏偏朝廷跟個紙張似的,一戳就破,根本不能指望,顧熠這幾年在奉西這邊算是聲名鵲起,見到這樣一位人來到自己住的地方,縣丞可不就感到安心了。
他不邊給顧常林帶路,一邊說著說著話,眼神都溜到了顧熠身上,看著對方高大的身形,胳膊看著就強壯有力,渾身上下那種只有殺過無數人才有的煞氣,他瞬間安全感就更足了。
看來以后平渠也要成為人人羨慕的好地方了。
顧常林看著有些心中有些好笑,不過也了然縣丞的心理了,有這樣配合的縣丞倒也是一件好事,他們跟著一起到了縣衙后院。
顧熠只待了一小會兒,就出去安頓軍隊了,那么一大批人,可不是縣衙就能安置得下的。
等到晚上,他才回來。
之后的日子倒也很快穩定下來,有了縣丞及其他縣衙人員的極度配合,很快,顧家父子就大致了解這邊的情況了。
顧常林做縣令的經驗豐富,沒多久就完全適應了下來。
因著離邑單近,他們很快也就知道,這邊竟然是要和景朝和親了。
想到和親,顧常林難免會想到當初在京城的事,“那會兒太后還想讓長公主還想嫁給你,也不知道現在她嫁人了沒有。”
他對長公主沒什么意見,當駙馬就不會掌握實權,當初長公主對兒子無意,還特意告知了兒子一聲,就怕兒子因為這個心神不寧,耽誤了考試。
雖然他們本身也沒打算去考殿試,但是長公主這個舉動還是讓顧常林很有好感的。
所以就算長公主囂張的名聲在外,他依舊覺得這人本質上是個挺好的人。
朱巧娘也聽過這事,當然,他們也只是在自己小家里說,不會對著外人,這會兒她說道“這么久了,應該也嫁了吧。”
顧常林也覺得如此。
但實際上,京城里并非這般。
邑單想要讓公主去和親,但皇宮里合適的人卻有兩位,一個是太后和先帝所生的小女兒,也就是長公主,另一個是最受寵愛的貴妃女兒三公主。
長公主年齡大一些,但她沒嫁過人,而且邑單這邊的大汗年紀也不小了,生下長公主都夠了。
所以她嫁過去也合適。
而三公主倒是正好十八,也合適。
這下宮中可算是炸開了鍋了,兩位公主,到底選誰去。
誰不知道嫁去邑單就是去吃苦的,當初也不是沒有過和親的公主,但基本二十多歲就死了,更何況現在還是景朝
吃了大敗仗之后再嫁過去,那是一點尊嚴地位都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