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四年,當初在逸才書院要好的幾個人終于在京城又重聚了。
當然,陳戍和姐姐顧翠也都一起上來了。
現在外面亂,為了大家的安全著想,幾個人相約著同行上來。
顧熠看到他們相當的驚喜,拍了拍賈茂的肩膀,笑著感慨道“真是沒想到大家真的能一起上來考會試,看來這幾年當真沒有松懈。”
說來幾個人當中,當初也就程峰巖和伍元亮能跟著顧熠父子上京考會試,當然那次兩個人沒有考中。
剩下的三個人,賈茂、熊春和陳戍,對于姐夫陳戍,顧熠還是比較放心,這是個也能算是小天才的人物,對學習這些也有自己的規劃,反倒是賈茂和熊春一人,進度一直都要慢一些。
以前有顧熠監督的情況下,他們學的還認真,但顧熠離開了,他們要是緩下來,那可就真不知道何年何月能夠考上了。
程峰巖幾個也對他們的情況下心里有數,聞言伍元亮咧著一口大白牙,小羊你是不知道,他們兩個在看到我考上了,就剩他們之后有多激動,天天埋頭苦干,寫過的文章去找夫子請教,然后翻來覆去的背。▆”
“別說,還就這么巧,今年考的題就有當年小羊你給大家出過的題,雖然已經過去很多年了,那些題目他們也還是經常拿出來背背,這不,大家就一起考上來了。”
顧熠聞言都有些驚訝,他沒關注今年科考的題目,不知道還有這種事。
感受到顧熠的眼神,熊春和賈茂都驕傲的挺起了胸膛,這四年,他們兩個也不容易啊,他們和伍元亮最要好,結果伍元亮考上了,把他們落在了后面,幾個人當中,就他們倆和陳戍沒考上了。
但陳戍和他們倆又不同,人家沒考上是因為人家有十足把握了才會去考,人家有自己的規劃,兩人知道,陳戍之后肯定是能考上的,然后就會只剩下他們倆了。
這樣的差距讓兩人絲毫不敢放松。
好歹他們早已在顧熠的監督下考上了秀才,真才實學也是有幾分的,而且還被顧熠調教的習慣了高壓下的學習,所以他們去找了書院的夫子繼續給他們規劃學習,天天厚著臉皮找夫子請教,夫子倒也不嫌煩,在顧熠還在書院的時候,夫子就是看著他們一步步上進的。
這會兒他們還想繼續,是一件好事,他們幾個人關系好,到時候大家都去做官,對于夫子們也是一種人脈和保障,這是一份投資。
這不,顧熠今年就已經成了正三品的大官,那些曾經幫助過他們小團體的夫子,若是有難,可不就能借一下勢,至少可保大家后半輩子不被人無故欺壓。
和賈茂、熊春的幸運相比,陳戍就完全是靠自己的真才實學了,他不太記得幾年前出過的小題目,但些微的記憶能讓他避過題目中的坑,然后寫出好的文章出來,幾個人當中,也確實是他的名次最高。
跟幾個人在外面簡單的寒暄后,顧熠邀請大家進屋,“你們這段時間也別去其他地方了,就在
我這住著復習功課。”
伍元亮嘿嘿笑著“我們也是這么想的。”正三品大員的宅邸,住上百號人都沒問題,不會少他們幾個的住處。
伍元亮幾個都住在一起,至于顧翠和陳戍,這兩個是自己的姐姐姐夫,自然得單獨住一個院子,有女眷在,也不好跟其他人挨的太近了。
正好顧熠今年也準備參加殿試,所以這些天沒事的時候,也就跟著程峰巖他們幾個聚在一起學習,大家也順便交流討論,這時候的科考跟現代不同,多交流才能更有進步,同時顧熠到底比這些人更接地氣一些,實踐經驗豐富,撿著一些相關可能會考到的東西,也給他們說了一下。
沒過多久,就是會試了。
顧熠早早起床送了一下他們,當然,幾個人都有伺候的下人,也用不著顧熠多做些什么。
考完再把人接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