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在顧熠小的時候懷的那胎,三房的大女兒已經嫁出去了,現在還有一個女兒和一個兒子。
因著顧熠的官位,顧老太太沒少被人邀請參加宴會,作為孫女的顧月也經常被顧老太太帶上一起,畢竟京城跟村里不一樣,在京城他們認識的人少,想要說親就得經常帶著孩子出席各種場合,這樣別人才會知道你家的孩子怎么樣。
親事也就自然而然的來了。
只是來找顧老太太的那些親事,許多家世都很是不俗,這樣的人家顧老太太可不敢直接和三房一起做主,還得問問顧熠才行。
顧老太太也不傻,知道那些人都是沖著自己孫子來的。
聽完顧老太太的話,顧熠問道“三叔三嬸的是怎么說的他們是想月月嫁進這些人家,還是找個家世尋常的普通人家。”
這會兒沒有外人,顧老太太也就直說了,“他們想著孩子嫁的好些,反正橫豎都是嫁過去伺候人,還不如嫁個好點的。”
又不是說嫁給普通人家就不用伺候公婆了,與其嫁給小門戶受氣,那嫁個門第高的心里還舒坦一些。
對此,顧老太太其實也是這么想的,她知道,只要自家孫兒在,顧月不論嫁給哪家,人家都不敢對她不好。
往長遠一點來說,三房也不能一直靠著小羊,三房女兒嫁的好,以后生的子女后代也就改換門庭了,不用再求人,也能幫襯一下顧家。
顧熠聞言點點頭,“那就行,人選奶奶你們和我爹商量吧,那些朝中的人,他知道的更清楚。”
聯姻確實是一個好的壯大勢力的方法,尤其是正妻,生下的孩子日后會繼承那邊的勢力,而哪個嫁出去的姑娘會不在意娘家呢,姑娘也需要娘家給撐腰。
他相信他爹一直能找到最符合利益的人選。
當然,也不能光說利益,對家人,顧常林也是比較在意的,選出來的人大方面的品行會是好的,也適合顧月的性子。
他爹在看這方面最是得心應手。
“好。”見顧熠不反對,顧老太太笑呵呵的應了。
看著老太太離開的身影,顧熠想著,或許該找個嬤嬤以后專門跟著顧月了。不是為了監視,而是高門大戶的人家規矩多,還有管家理事這些,都得會才行。
顧月也就才來京城一年,以前一直生活在村里,他知道家里肯定有讓他娘身邊的那個嬤嬤教顧月,只不過能學會多少可不一定,等嫁人之后,還是得有個人在身邊提點才好。
沒過多久,顧熠就把人給送過去了。
大房也知道了三房閨女要嫁給大戶人家的事了,楊氏心中只有那么酸了,“咱們家小香就是嫁的太早了。”
可是年紀到了,也不能不嫁。
她看一眼自己的兩個兒子,覺得看毛蛋皮蛋都不太順眼了,生女兒能夠借著顧熠的面子高嫁,但兒子的話不可能有那種高門大戶的閨女下嫁過來了。
人家要嫁也是直接嫁給顧熠。
兩個兒子毛蛋已經娶親了,是鎮上的一個姑娘,她也不是看不慣兒媳婦,只是想想三房日后的地位,心里難免有些想法罷了。
顧家就三房人,現在反倒是他們這大房落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