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康拿出老早以前的列車時刻本快速翻找起來,幾分鐘之后抬起頭來“八十年代初的火車大都是綠皮車,坐火車的話,有這、這、這幾趟列車可以選擇。先到宜嶺站下車,坐長途汽車到昌漢縣,步行大約三個小時到達村里。”
趙向晚問“翟欣蓮坐的那趟車,到不到宜嶺站”
祝康翻了翻,眼睛一亮“到翟欣蓮坐的是從羊城到長安的火車,宜嶺是中途站。”
重案組的刑警們立刻意識到了問題,朱飛鵬迅速提問“1981年1月17日那一天,賈慎獨在做什么顧之光剛才有提到,賈慎獨寒假他回了趟老家,并沒有做項目,那他是哪一天回的老家坐的哪一趟火車有沒有同行者有沒有人證”
這個問題問得很好,但目前到哪里找到答案呢
半晌,何明玉回答說“1981年的人口失蹤案,應該也是一元路派出所管。那里的檔案管理有點混亂,不如金蓮湖派出所搞得好,不知道找不找得到。昨天我們去調查的時候,負責的老民警沒有提到這個案子,估計認為學生在火車上被拐,與賈慎獨沒關系,所以印象不深。”
顧之光舉手道“我們學校保衛處那里應該有記錄,我可以問一問。”
朱飛鵬指著電話“趕緊問。”
顧之光認命地走到電話機旁,開始撥打學校保衛處的電話。一番溝通之后,顧之光掛了電話“他們說這事要找已經退休了的余處長,我等下過去問。”
調查取證本就麻煩,要不停地找人、不停地問,時間過去這么久,有些知情人已經退休、離職、甚至死亡,舊事重提,還真是難。
朱飛鵬道“這一點必須要弄清楚。如果賈慎獨也是1981年1月17日出發坐車,那他有可能與翟欣蓮是同一趟火車。只要能夠找到那個時間段他與翟欣蓮有接觸,并且隱瞞下來,那他就是犯罪嫌疑人。”
趙向晚突發其想“有沒有可能,施桐也在這趟火車上,或者在火車站遇到過這兩人”
越想越覺得可能施桐經常出差在外,火車上、火車站遇到賈慎獨與翟欣蓮在一起,隨意問了幾句,然后分手。施桐并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但賈慎獨殺人之后做賊心虛,于是在事發之前趕回星市,推施桐推下樓之后匆匆離開,神不知鬼不覺。
這樣一來,殺人動機有了,施桐被謀殺的原因便找到了。
所有人都興奮起來,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有跡可循。
雖然火車票并非實名制,但總會留下痕跡。雖然賈慎獨的行蹤現在很難追尋,但總會被人看到。他是當地名人,回老家的時候會被人看見,有沒有帶翟欣蓮,1981年1月底做了些什么,一定有人記得。
只要細細搜索,總會找到蛛絲馬跡
高廣強站起來“我馬上找咱們許副局長匯報,重啟案件調查。咱們就以翟欣蓮失蹤案為突破口,開始偵查。”
重案一組的行動力向來迅速,很快就定下了下一步方案。
祝康、艾輝前往翟欣蓮老家;
高廣強、黃元德前往賈慎獨老家;
朱飛鵬、何明玉前往一元路派出所尋找案卷檔案,尋找所有與翟欣蓮失蹤案、戴敏麗被殺案有關的資料;
趙向晚則和顧之光一起,前往湘省大學保衛處、施啟燕家中了解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