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紙
是個說她跟張諾純不合的報紙嗎
許八雪看排隊的人也不排隊了,往她這邊圍了過來,要是沒自行車,她彎下腰鉆到人群就溜了。
可她現在推著一輛自行車,溜不了。
這可是一千塊的自行車,她是肯定不會丟下不管的。
這邊鬧哄哄的,魚店的老板跟老板也注意到了。
老板娘以為出了什么事,過來看。
一問才知,是電視臺的主持人過來吃他們的菜了,這,就算是主持人,也得排隊啊。
老板娘準備勸勸許八雪,見了面,才從許八雪嘴里得知電視臺有個欄目要做美食,想看看他們店的招牌菜味道怎么樣,要是味道好,可以上電視。
“中,中”老板娘二話不說把許八雪帶到了店里,跟客人說明了情況,“我們店要上電視臺了,你們擔待擔待,就一會。”
客人重要,上電視臺更重要。
以后就有更多的客人了。
魚店有兩個招牌菜,一個是松鼠鱖魚,一個是干燒帶魚。
此時,兩道菜已經端到了許八雪面前。
許八雪拿著筷子先試吃了一口松鼠鱖魚,這道菜色香俱全,現在就剩味了。
魚肉吃到嘴里。
鮮,嫩。
外面的汁又酸又甜,恰到好處。
這味道絕了。
“老板,多少錢”許八雪準備打包帶走,還有好幾家店要去呢。
“不用錢,到時候你把我們的魚店跟魚拍得好看就是了。”老板娘爽朗的笑著,許八雪都掏出五十塊錢了,老板娘死活不要。
老板娘覺得,收了錢這就是買賣,就上不了節目了,死活不收。
許八雪也沒那個時間推來推去,彼此留了電話號碼,她說,“等正式錄制時,我會給你們打電話的。”
“不成不成,”老板娘說,“這個電話每天好多人打進來,訂菜的,進貨商的,你可別打這個電話,我給你再留一個我們家里的。”
說著,又寫了一個新的號碼。
許八雪提著打包好的魚離開了。
正準備去食為天的,沒想到卻在對面的巷子里看到了黃家小館,招牌菜是鍋包肉的那家。
這家店,很冷清啊。
現在天快黑了,小店里的燈亮了起來,從外頭看,店里的客人不多。
許八雪推著車過去了。
打包好的車她掛在山車地的把手上。
“你好,請問老板在嗎”許八雪在門口問。
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姑娘從店里走了出來,“有什么事嗎”她客氣的問。
邊問邊打量著許八雪。
她的眼神中透著警惕。
許八雪看到姑娘眼中的防備,她拿出了電視臺的工作證,“我是電視臺的,我這邊有一期美食節目,我聽說你們店有個招牌菜,叫鍋包肉,所以過來看看。”
年輕姑娘眼中的防備終于褪去了,“對,我們家鍋包肉街坊們是很喜歡吃。”說到招牌菜,年輕姑娘臉上終于有了笑意。
她叫黃韻,是這家店現在的老板。
許八雪看了店里的情況,“那現在是”
黃韻表情一下子就變得憤恨起來,“我爸死了之后,他徒弟帶著我家的手藝在對面開了一家,就是那家。”
她指著對面那家排著長隊的店鋪。
王家小館。
挺復雜的。
“你是說,他家比較正宗”許八雪問。
黃韻一下子沉默了。
“那下次有機會再合作。”許八雪說完,正準備走。
黃韻一下子堵在了她面前,“你是去對面嗎”她眼神特別難過。
“不是,我是去食為天,”許八雪解釋,“你們兩家的事比較復雜,我們節目是個游戲類節目,不適合這樣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