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門郡地處趙國北方邊疆,本身就是趙國抵抗匈奴的第一線,北側屬于匈奴,南方屬于趙地,南北兩側都是地勢平坦,可供騎兵沖鋒的地勢。
李牧和廉頗兩位大將軍挑選此處作為秦、燕、齊三國聯軍的埋骨之地,正是看中了這里平坦易于騎兵沖鋒的地勢。
當黃少宏出現在戰場的天空之上時,當他在飛毯上雙臂發力端起‘馬克沁重機槍’的時候,三國聯軍的末日便來臨了。
其實黃少宏一挺‘馬克沁重機槍’還真沒有殺掉多少人,他只是駕馭飛毯,在下面大軍之中挑那些穿著打扮一看就不是普通士兵的人進行區域掃射。
尤其是當他從中軍所在之處,來回俯沖射擊了數次之后,將官基本上都被他解決的差不多了,沒有了將領指揮,三國聯軍直接就進入了混亂狀態,從而分崩離析。
而真正殺人盈野的是李牧和廉頗兩位大將軍,當見到三國聯軍亂作一團的時候,立刻調遣兩萬騎兵,掩殺回來,一場大屠殺徹底展開。
人過一萬無邊無沿,人過十萬徹地連天,黃少宏終于見到小說中描寫那種古代戰場上,那種幾十萬大軍戰在一起的那種宏大的戰爭場面了,那是一種任何影視、文學都無法描述出來的震撼。
三國聯軍的將官被黃少宏殺了七八成,根本組織不起有效的抵抗,更加擋不住李牧、廉頗兩位大將軍率領的兩萬趙國鐵騎。
殺戮整整持續了一天,騎兵幾番沖陣掩殺之后,后面的步兵則在李牧、廉頗這樣的千古名將的指揮下,開始地毯式殺戮。
等到日暮黃昏之時,三國四十萬大軍十不存一。
黃少宏雖然殺過不少人,甚至用‘馬克沁重機槍’滅殺了倭、德兩國聯軍,但那都是遠距離射殺,而此時他真真正正的見到這種冷兵器時代,戰場上最為殘酷的一面。
他想要勸李牧和廉頗收手,畢竟這些俘虜還可以招降擴大自己的勢力,若是全部殺掉,太有傷天和。
但是廉頗指著不遠處一個瘦弱的少年:“你看他!”
黃少宏抬眼望過去,見數十米之外,那少年正在一瘸一拐的行走在戰場上,檢查這地上的敵人,手中的長劍時而猛地揮落,斬下那些只是受傷還沒有斷氣的敵人頭顱。
廉頗大聲道:“那一個叫趙六七,今年有十五了,他祖父、父親、叔叔、兩個哥哥,在十年前全都死在了長平之戰中,死在了白起老賊手里!”
他說到這里,又轉頭問黃少宏道:“知道為什么叫趙六七嗎?因為他是長平之戰后我收入軍中第六七個孤兒,而我麾下有這樣的孤兒數以千計!”
李牧在一旁嘆道:“太師大人,我趙地自長平一戰,就與秦軍結下了血海深仇,這些兒郎心中恨啊!”
黃少宏看著那揮舞長劍,在戰場上補刀的瘦弱身影,他沉默了,只能說白起當年做的太過,天怒人怨,秦國當有此報,而燕、齊則兩國這一次該著倒霉,跟著吃瓜落兒了。
四十萬大軍被屠殺九成,李牧這才喝令停戰,將剩下的俘虜帶回邯鄲,而廉頗這下了一道讓黃少宏目瞪口呆,卻又大開眼界的命令:
“筑京觀!”
斬敵之首筑為京觀,便是將敵人頭顱斬下,蓋土夯實,形成金字塔形的土堆,這是最為震懾敵人的手段,當年長平之戰白起就如此做過,如今廉頗這是想將白起做過的事情,全都做上一遍,以解心頭之恨啊。
這一戰斬敵三十余萬眾,燕、齊兩國將領,盡皆戰死,秦國大將軍王齕戰死,副將樊于期戰死,先鋒王翦重傷被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