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那個叫張三豐的小子不是作了一首叫做《無根樹》的詩么!”
老子說著就用筷子輕敲面前的盤子,口中吟道:
“無根樹,花正孤,借問陰陽得類無。
雌雞卵,難抱雛,背了陰陽造化爐。
女子無夫為恕女,男子無妻是曠夫。
嘆迷途,太模糊,靜坐孤修氣轉枯。”
“你看這張小子也知道一味的守‘靜’是不行的,關健還在一個‘情’字上,不過這小子格局有些低點,只把目光放在男女之情上,不過已經相當不錯了!”
黃少宏聽著老子說起張三豐真人的時候,竟然叫對方小子,心中好笑,不過不可否認的是,人家還真有這個資格。
老子說完這些,話頭一轉,有些嚴肅的提醒道:“后世儒門那些人我不管,少宏你也不要管,切記妄動時間之力!”
“那時間長河,亙古恒存,滔滔而去,永不止息,若是輕微改動,便如石子投江,不過掀起一朵浪花而已,但若有大的改動,必如黃河決口,釀成滔天大禍啊!”
黃少宏聽完這話,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道經一事,便告一段落,黃少宏把話題轉回修煉上來,開始請教老子有關修行上的事情。
老子所悟的‘德道’二篇里,并沒有什么明確的修煉法門,都是講訴‘道’中的道理、基礎,只要能將其中的道理融入到日常生活,行走坐臥之中,這就是修煉。
長此以往,后天返先天,達到上古真人的境界,就如那‘上古天真論’中所言:
‘知道者,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所以這‘德道二篇’不但是修行根基,還是養生良方,只是沒有真正的修行方法,終究不得超脫。
老子把自己的‘德道二篇’中的道理、關竅,一一講給黃少宏聽,這一講就是三個日夜,好在這藏室久無人來,倒也無人打擾。
黃少宏這三天聽道,就如醍醐灌頂,對道經、武道上的不解之處,有種撥云見日,豁然貫通的感覺。
雖然老子講的這些道理,不能讓他立刻就提升實力,但在他修行之路上,卻是惠及一生的好處。
三日之后,老子講道結束,窗外百鳥歸巢,鳥群在藏室上空盤旋三周,便各自散去。
黃少宏只覺盤坐三日,不但沒有絲毫疲累之感,反而體內的真氣、氣血,運行的越發圓融。
如果說以前與人爭斗,十分力能用出七分就不錯了,如今黃少宏感覺自己能用出九分,甚至十分都能用出來,這就如同脫胎換骨一般。
受了老子這般大的好處,黃少宏也不好藏私,把自己修煉過的東西也拿了出來。
他先從國術講起,明勁、暗勁、化勁,如何搬運氣血,如何抱丹坐胯,如何見神不壞等等。
等他講完,就見老子坐在榻上,輕微的晃動了一下身體,就聽見‘噼里啪啦’一陣骨節暴響之聲,然后身上猛地騰起澎湃的氣血之力。